宜居宜业和谐画卷徐徐铺展
确山县设定每周“清洁日”,让清洁行动真正“融日常、抓经常”——
宜居宜业和谐画卷徐徐铺展
本报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刘军领
晨光熹微,确山县的乡村已悄然苏醒。唤醒这片绿色大地的既有鸡鸣犬吠声,又有扫帚清扫路面、铁锹铲除杂草的沙沙声,还掺杂着村民们充满干劲的欢声笑语。在新安店镇卞楼村文化广场前,年过六旬的村民王大伯边挥动着扫帚边感慨:“早上清爽,干活利索,把村子打扫干净了,心里也透亮。”
这正是确山县各镇(街道)近期悄然成风的新景象——利用清晨时分,组织群众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从任店镇到留庄镇,从李新店镇到双河镇……群众的热情,如同这夏日里冉冉升起的朝阳般火热,在晨光中为自己的家园拂去尘埃,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蓝图在自己手中日渐清晰。
自觉融入日常,清洁成为习惯。过去,村庄清洁多靠突击整治,一时洁净难以持久。如今,确山县各镇(街道)设定每周“清洁日”或巧妙利用夏季清晨时间,化整为零,让清洁行动真正“融日常、抓经常”。在双河镇双河村,村民李霞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习惯了早起收拾,现在村里大喇叭一响,大伙儿都主动出来搭把手,看着家园干净整齐,一天都舒心。”各村因势利导,或组织党员带头,或划分责任片区,清洁任务变得具体可行。任店镇等地探索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积分激励制,让维护环境成为村民看得见、够得着的责任与荣誉。竹沟镇一位村民展示着用积分在“小村美家超市”兑换的日用品,满脸笑容:“扫好自家门口,还能攒分换东西,这好事谁不乐意?”
双手扮靓家园,和美渐入画卷。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的自觉参与,让村庄面貌发生着由表及里的蝶变。曾经乱堆的柴草杂物被有序归置,房前屋后乱放的农具家什如今整齐摆放,村道两侧顽固的卫生死角被彻底清理,沟渠池塘重现清澈容颜……村庄的“颜值”在持续提升。环境之变,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与乡村发展的底气。在任店镇和尚庄村,整洁的环境留住了更多年轻人的脚步,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美丽”支撑。“环境好了,心气顺了,连带着搞点农家乐、种点特色农产品,都觉得更有奔头了。”一位返乡创业的村民如是说。村庄环境与产业发展相互滋养,宜居宜业的和谐画卷正在确山乡村徐徐铺展。
清晨的薄雾慢慢散去,村民们用扫帚蘸着晨露,在阡陌之间写下“和美乡村”最生动的注脚。晶莹的露珠在绿叶上闪烁,阳光洒满刚刚清扫过的一个个村庄;当扮靓家园的自觉融入日常烟火,当清洁的沙沙声成为清晨序曲,那些被千万双手拂亮扮美的村庄,成为每个人心中最深情的归宿。
精彩推荐
- 做实重点人群服务管理 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 以党建引领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 绘就乡村振兴清廉底色
- 一壶老酒
- 宜居宜业和谐画卷徐徐铺展
- 豫中南抗日根据地:烽火中崛起的抗战堡垒
- 当“舌尖产业”遇上“数字浪潮”
- 古装摄影定格最美“夕阳红”
- 驻马店市部署“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
- 中国租房领域首部行政法规出台 三大机会值得
- 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正式发布
- 乡村出行新生态!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
- 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完成初步设计
- 河南3人被表彰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
-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名单公布 河南籍军人2
- 上蔡:黄金蟠桃鼓起村民“钱袋子”
- 小屏幕撬动大治理 文明新风浸润乡村
- 平舆县 “三园”联动架金桥 强县富民启新程
- 父亲的拐杖
- 管好小机井 “滴灌”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