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中原的家
春在中原的家
文/李雪太
北国的春是从冰缝儿里挤出来的,南疆的春是在花香中长出来的。中原的春,它的家在哪里?
——在一棵树上!
阴降阳升,当树枝的绿色筋脉涌动之时,这树下便生发一抹薄雾并迅速飘逸、变幻着。在纤瘦的阡陌,在寂寞的河床,在天边朦胧的地平线上,如群羊奔野,又似众峰逐浪,给人们以神奇的向往。
谁小心而激动地吟了半句“啊……又绿江南岸”,枝头那紧攥的小拳头便立时舒展,捧出一缕春风。于是,伏牛山、嵩山醒了,牛铃摇春光,寺钟传禅音;于是,黄河、淮河笑了,一泻心中之寒结,一路高歌东进;于是,人们不再咏诵“几处早莺争暖树”,而急不可耐地踩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韵脚走出家门,惹得“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得百鸟争鸣,粉蝶翻飞。
是的,中原的春就出生在这棵树。
贴近点儿说,这是一棵槐树。更准确地说,是平舆县西塔寺路西段路北——那棵古槐。
说它古,不能追及生辰年月,只有口口相传:大约是汉高祖衣锦还乡,在长安,在浩浩长风旋律中的高祖吟哦“大风起兮云飞扬”时,一粒槐豆驾风在这里落地发芽。人寿千年为仙,树生千年为精。这古槐该为树精之王了吧?
论其高大雄魄,远观如巨型华盖,近看乃遮天蔽日,与山西洪洞大槐树不分伯仲。它巍然屹立,不怒自威,怪不得名震三国的张飞大将军逐鹿中原路经此地,突发一种不敢靠近之感,只得勒马观看,留下了“张飞勒马看古槐”的历史典故。
几千年沧桑岁月,无数次风刀霜剑,虽然它伤痕累累,却依然风骨遒劲,枝繁叶茂。我想,它心里一定是有春的根脉。
因此,每逢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你会看到,古槐树下人如云,人们祝福着古槐,祝福着春天,祝福着我们每一个幸福的家以及我们共同的大家。
精彩推荐
- 上蔡:黄金蟠桃鼓起村民“钱袋子”
- 小屏幕撬动大治理 文明新风浸润乡村
- 女孩中暑晕倒 装维师傅施救
- 平舆县 “三园”联动架金桥 强县富民启新程
- 管好小机井 “滴灌”大民生
- 驻马店市演艺中心 2025年“中原文化大舞台”
- 灯火璀璨点亮市民夜生活
- 父亲的拐杖
- 共建共治 和美乡村入画来
- 金蝉养殖富村民
- 压实责任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因地制宜大力
- 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 烩面情结
- 文明实践热潮涌 新风拂面润万家
-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河南工业利润实现两位数
- 针对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 国家四级救灾应急
- 头伏饺子二伏面,为啥这么吃?还有哪些好吃的
-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有涝有旱如何精准应对
- 16条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 共同富裕加工园成为村民增收“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