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加工园成为村民增收“金钥匙”
共同富裕加工园成为村民增收“金钥匙”
本报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 董永军 王月丽
7月17日,在平舆县古槐街道铁塔路社区加工园,缝纫机“哒哒”声与孩童的嬉闹,共同奏响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乐章。抬眼望去,一幅独特的“共富图景”映入眼帘:年轻的妈妈们坐在缝纫机前,眼神专注,双手熟练地摆弄着书包半成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而在她们身旁,放暑假的孩子们乖巧开心地坐着写画,笔下的色彩与线条肆意流淌。工位上,书包半成品与孩童的涂鸦本相互映衬,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生动诠释着“工作带娃两不误”的全新生活模式。
这幅温馨场景,正是平舆县“建三园、强工业”部署在基层的鲜活实践。古槐街道以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和“五星”支部创建为引擎,将组织力转化为产业动能,把共同富裕加工园建到群众家门口,精准破解了“顾家难、务工远”的民生难题。
在平舆祥奥服装有限公司车间,60名工人正忙着赶制订单产品。“要不是政府搞这‘三园’,我哪能既照顾上学的娃,又能月挣3000多元呢!”她坦言,“过去守着孩子在家一分钱挣不着还心慌,如今孩子在县城上学,找了这份计件工作,手快就能多挣,农忙能回家,干一天有一天的钱。政府为咱操这份心,真是打心底里感谢。”
公司负责人麻新文接过话茬:“当初选择落户这儿,就是看中了街道‘一站式’服务——从厂房装修到手续办理,全程有人跟进协调,甚至帮我们对接本地原料供应商。营商环境这么给力,我们才能安心扩大生产,现在订单排到了年底。”
紧邻的平舆顺泰纺织有限公司则展示了另一种灵活。车间主任介绍,这里的20多名工人充分利用时间弹性:白天太热时,我们就晚上天气凉快了上工。工人工资大都四五千元,工作不累,关键是订单量充足,不愁销路,这份稳定与高收入让工人们干劲十足。
像顺泰纺织这样的企业,在古槐街道还有很多。近年来,古槐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不懈“建三园 强工业”。至2024年底,乡村振兴产业园已建成投产惠万家食品、河南木子食品等4个项目,涵盖食品加工及冷链仓储领域,带动400多人稳定就业;162个共同富裕加工园同步蓬勃发展,以箱包、服装、编藤等产业为主导,形成多元业态,吸纳3600多人就近就业。一个个产业项目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坚实的党建基础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古槐街道营商环境办公室主任王洋介绍,这一良好态势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升温:新增入驻企业42个,总投资4.1亿元,带动1156人新增就业。目前,共同富裕加工园已达204个,连同乡村振兴产业园在内,累计带动4700多人就业。其中,祥奥、煜辉、顺泰等骨干企业支撑有力,城南社区加工园一条街、小刘社区财富商贸城园区等特色集群亮点纷呈,共同构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实平台,提供了多样化、稳定的就业选择。
“‘三园’建设不是口号,是要让群众在产业链上找到位置,在家门口攥紧幸福。”古槐街道党工委书记刘鹏表示,“我们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把加工园建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让‘共同富裕’的星火照亮更多家庭的生活。”
精彩推荐
- 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 压实责任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因地制宜大力
- 共建共治 和美乡村入画来
- 金蝉养殖富村民
- 文明实践热潮涌 新风拂面润万家
- 共同富裕加工园成为村民增收“金钥匙”
- 烩面情结
- 多家超市设置爱心纳凉区
- 两部门联合倡议关爱户外劳动者
- 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新规有何作用
- 针对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 国家四级救灾应急
- 警惕“电子间谍”!境外生产芯片可能故意留“
-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有涝有旱如何精准应对
- 16条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 下半年河南该咋干?这场新闻发布会释放明确信
- 头伏饺子二伏面,为啥这么吃?还有哪些好吃的
-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河南工业利润实现两位数
- 汝南县:以河长制促“河长治”
- 李屯镇:“产业兴农”的生动样板
- 市政协五届二十四次主席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