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精品提案展示

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精品提案展示

(一)关于科学谋划“中国药谷”建设的建议

提案者:安纪东

提案号:89

主办单位:市工信局

协办单位:高新区、正阳县、确山县、新蔡县、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金融局、市人社局

提案摘要:

建议:1.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为企做好“一站式”服务。2.政府加强宣传引导,帮助企业解决普工和技术普工用工问题。3.出台“回归人才、振兴家乡”的多举措保障政策,吸引大批人才回归。4.出台相关政策,以企业净资产(股份)100%由政府联姻金融平台或银行组建健康、合理的金融生态链。5.提高产业园区入住标准,设立入住门槛,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6.优选优质企业1至2家引领“县域药谷”的上下游企业综合发展,并出台多样政策激励“县域药谷”有序形成集群化发展。

办理情况:

一是创新建立窗口“红黑旗”评价机制,并在新闻媒体上公示,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务,集中解决非企业群众自身原因办不成的事。二是设立帮办代办窗口,组建“1名店小二+1名窗口首席服务员+1个重大项目”工作专班。三是协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设置人才综合服务窗口,制订出台《全市人才系统开展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治欠保支“三保三联”活动实施方案》,并建立了领导分包联系和企业走访制度,共走访297家次,收集设计企业用工问题71条。四是以技工院校、高中等职业学校为阵地,针对我市“九大产业集群”,以平舆防水、遂平家政、确山小提琴等“十大劳务品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1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21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0.65万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6场,组织用人单位2600家,提供岗位5.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3万人。五是出台《驻马店市委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驻马店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短缺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实施细则(试行)》《驻马店市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子女入学(入园)实施细则(试行)》《驻马店市人才住房保障实施办法》等,为“中国药谷”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六是会同多家行业主管部门,收集到企业243.7亿元融资需求,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打通市金融服务与省“信易贷”平台,2023年以来已实际投放113.72亿元,其中为“中国药谷”项目建设及龟鹿企业、立诺制药、光大医疗器械、天方药业等相关医药企业累计授信9.19亿元,投放3.24亿元。七是中国药谷“超级工厂”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500亩,其中一期占地200亩、总投资20亿元,目前一期12个单体已封顶,正在建设厂库和动力站,已与吉环生物等10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八是发挥“中国药谷”引领县域药谷高质量发展作用,编制印发《驻马店市中国药谷产业发展规划》。九是出台《驻马店市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措施》,对首次和重复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分别给予不超过20万元和10万元奖补,对整体迁入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销售收入规模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奖补。十是2023年以来,先后赴石家庄、深圳、上海等地开展招商20多次,对接项目40多个,已与28个项目签订框架协议。

(二)关于加快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的建议

提案者:周炎

提案号:216

主办单位:开发区

协办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招商局、遂平县、农产园公司

提案摘要:

建议:1.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争取上级部门支持。2.积极对接上级,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做好北片区(遂平县)2.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工作,保障好重点项目用地需求。3.南片区(经济开发区)、北片区(遂平县)要按照农产园产业发展规划,明晰招商重点、招商层次和招商门槛,采取专业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实现园区招商新突破。各县区及市直相关部门采取“飞地经济”等模式,帮助园区开展产业招商。4.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撬动作用,采取项目包装、资本引入等方式,将遂平片区同步考虑、同步建设,加快推进遂平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整体承载功能。5.市财政部门分期分批向农产园公司拨付注册资金,逐步壮大公司实力,对于农产园区批而未供、具备经营条件的建设用地及农产园招商中心等闲置资产,通过政府资产划转、资本金注入、土地招拍挂等形式装入农产园公司,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办理情况:

一是积极与省自然资源厅建立用地保障联动机制,将金玉锋等一大批重点大型项目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一进行北区的2.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工作。二是围绕“国际农都”建设,指挥部协同市直有关单位同各县区组织招商工作组赴京津冀、港澳台、长三角、闽东南等地开展招商活动32次,组织专项招商活动1次,举办市区联动专项招商活动3次,先后对接洽谈招商引资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429.5亿元,已签约项目14个,签订框架协议5个,积极洽谈项目13个。三是市招商局积极开展“飞地经济”招商,全市正在对接洽谈的入驻农产园项目24个,总投资170.7亿元。四是围绕“1+4”功能园区建设,打造“四园”招商平台,总投资10亿元、占地292亩,已与广东汇纳肉业、嘉兴振华乳业对接了高端低温肉制品加工项目,与上海豫粹园对接了高质量特色蓝小麦面粉加工项目,与贝林食品、顶康食品对接了食品加工项目,与深圳锦程百味食品对接了预制菜加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405亩的微生物产业园已与福建省农科院微生物研发实验室洽谈了益生菌、风味酶等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转化等合作事宜;总投资5亿元、占地130亩的食品机械产业园一期,已与伊藤忠机械、上海松川、山东鲁康等洽谈合作事宜。五是加快基层设施建设。2023年上半年,园区共实施基建项目13个,总投资14.14亿元,已完成投资4.36亿元。其中,棠溪大道、丰祥路道路工程、人行道工程施工均已完成;总投资10亿元营养食品产业园,北区8栋厂房正在施工;总投资5亿元的宠物食品产业园,土地已摘牌,方案设计修编完成;总投资15亿元的微生物产业园,土地性质已由高等教育用地调整为二类土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上报省政府批复。

(三)关于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多管齐下建设幸福河湖的提案

提案者:民盟驻马店市委会

提案号:25

主办单位:市水利局

协办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

提案摘要:

建议:1.严格落实总河长令的具体要求,开展美丽河湖创建,让美丽河湖保护与创建成为驻马店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2.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和处理建设短板,对地下管网全面排查,建立智慧管网综合监控系统;同时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使之常态化、长效化。3.着力“三水统筹”,深化“四水同治”,推进“五水综改”。4.加强河湖管理,强化河长履职尽责,建设高标准河湖监管队伍。

办理情况:

一是遴选溱头河确山县石滚河镇鸡山大桥至任店镇薄山湖溢洪道段,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幸福河湖,并下发《关于开展幸福河湖的决定》《驻马店市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对我市开展幸福河湖建设进行安排部署。积极申报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溱头河(薄山湖)、铜山湖被命名为首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二是市城管局实施了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排查项目,共排查雨污水管道2021公里,管道清淤疏通91公里,管道CCTV检测264公里,管道QV检测487公里,并建立了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目前系统功能已基本开发完成,各类数据已入库。三是市生态环境局不断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机制,目前已建成117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印发《驻马店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先行区建设1+5工作方案(2021~2023年)》《驻马店市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检测方案》《驻马店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范(2021~2025)》,支持新蔡县开展省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县建设。四是下发《驻马店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意见》,在全市各县区共计收回农药包装废弃物263.6吨,回收率达63%,处置230吨,开展秸秆“五华”利用,至2022年底,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7%,对规模养殖场已建立了针对畜禽粪污产生利用台账,对散养户畜禽养殖污染列入“五星”支部创建的内容,目前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率达100%。五是对部、省下发的疑似河湖“四乱”问题进行排查,共确定“四乱”问题159个,均已完成清理整治,并在河长制信息平台上进行销号处理;开展妨碍河道行洪问题排查整治,共核定问题22个,已按时完成清理整治;对练江河流域内存在的破堤种植进行排查,共排查破堤种植58.7亩,均已完成整改。六是自2019年实施“四水同治”以来,我市实施“四水同治”219个,累计完成投资274亿元,均已超额完成全年度任务,连续三年在省级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其中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83亿元,实现了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四连增。推进完成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洪汝河治理、板桥水库除险加固、淮河流域滞洪区建设、市中心城区生态水系等省市重点水利项目建设任务。七是围绕“五水综改”,印发了《驻马店市“五水综改”实施方案》《驻马店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驻马店市中心城区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实施办法》,编制了《驻马店市水资源配置方案》,并谋划实施了南水北调向市区供水工程、薄山向正阳供水工程、出山店水库向四县供水等一批调水工程,加快实施城镇水源地表化100%进程。八是2022年,市级河长巡河48人次,县乡村河长巡河20.16万人次,巡河率达99.5%,探索实施河长“三个清单”,以“一县一单”形式进行交办,实施挂牌督办,累计解决案件34件,在重要河段安装摄像头1130处,并组织新闻媒体全方位报道河长制落实情况。

(四)关于加快我市文旅新业态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

提案号:321

主办单位:市文广旅局

提案摘要:

建议:1.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指导推动确山、遂平等县区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尽快构建“一心一带四组团”全域旅游发展格局。2.加大项目招商力度,举办专门的文旅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包装一批、谋划一批、引进一批特色文旅项目。3.充分利用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对接国内知名导演、著名文化旅游演艺公司参与我市文化旅游演艺节目的创意开发工作,争取我市在大型文化旅游演艺节目开发方面实现突破。4.加大文旅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皇家驿站旅游综合体、方特熊出没旅游度假区、嵖岈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丰富我市文旅产品体系。5.加快推进我市文旅产品创新,打造推出一系列乡村休闲旅游、农耕文化旅游、森林康养旅游、亲水运动游等综合型产品,丰富我市文旅产品业态体系。

办理情况:

一是遂平县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并谋划包装了嵖岈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功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获得了2400万元的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达成了引进中部欢乐城,蚂蚁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文旅项目的合作意向,组织了西部山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配合市政协,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二是邀请了北京河南商会、中青旅投资集团、河南文旅集团等商会达成了多个意向合作,促成了驿城区政府与深圳伙伴侨城集团成功签约21亿元“中部欢乐城文旅综合体项目”合作意向,目前已经完成前期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嵖岈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嵖岈山温泉小镇经营等工作。三是围绕喜迎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策划开展了“喜迎党的二十大、出彩驻马店文旅创作大赛”“中原舞蹁跹——艺术广场舞大赛”“唱响新时代——群众合唱大赛”等120项线上、线下文旅活动,全年累计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任务2051场次,搭建了“驻马店文旅云”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打通了群众文旅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四是重点推进方特熊出没旅游度假区、中部欢乐城、皇家驿站文旅综合体、嵖岈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温泉小镇旅游度假区、驻马店蚂蚁山文旅康养度假综合体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巩固皇家驿站、蓝天芝麻小镇和原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成果,加快推进金顶山、遂平花庄房车营地、西平嫘祖文化园等旅游景区提质升级。

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文彰旅”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凤鸣谷—红石崖—棠溪源乡旅游片区、铜山—铜山湖—白云山乡村旅游片区建设,重点推动遂平红石崖、确山“翡翠画廊”、正阳“淮岸稻香”等,依托古镇、古村、古居民等资源,打造精品民宿,推动我市乡村旅游发展。

(五)关于加强低速四轮电动车管理的提案

提案者:殷晓涛

提案号:249

主办单位:市公安局

协办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提案摘要:

建议:1.加大对低速四轮车违反交通规则的处罚惩治力度。2.加强非机动车道交通梳理,使非机动车“有路可走”。3.多方位开展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媒介,深入广泛宣传违规电动四轮车事故危害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办理情况:

一是对市中心城区低速四轮电动车销售及维修门店开展全面排查,在销售集中区域位置悬挂标语横幅,张贴电动车销售告知书、电动车CCC认证书等信息,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先后排查电动车销售维修门店204家,对60家存在违规的问题门店建立了监管台账,对6家问题突出门店依法关停取缔。二是2023年以来,共查处低速四轮电动车逆行、闯红灯、走机动车道16530起,查处低速四轮电动车未悬挂号码上路683起,针对电动车违法行为有所反弹的情况,下发了《关于加大路面执勤执法力度严防电动车秩序问题反弹的通知》,不断强化督导检查,巩固整治成果。三是发布非标和擅自加装改装电动车的五大危害,在小区、企业、单位、街道等地印发张贴市政府依法整治规范电动车秩序通告,利用市区主要交通路口大型电子显示屏播放电动车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四是集中整治以来,共印发非标和擅自加装改装电动车的五大危害宣传手册30万份,编印告知书和宣传单10万份,在市中心城区所有社区、村庄布设电动车免费登记挂牌服务点279个,并设置了110个流动服务点,共为612849辆电动车登记挂牌。其中,两轮电动车439864辆,三轮电动车、四轮车电动172985辆,依法拆除非法加装的电动车篷5308件,拆除挡风被1545件,处罚211人,涉及电动车驾乘人员交通事故起数死亡率下降38.6%。

(六)关于推进社区餐厅建设解决老年人用餐困难的建议

提案者:朱炎

提案号:185

主办单位:市民政局

协办单位:各县区

提案摘要:

建议:1.要全面建立以空巢、独居、高龄等生活困难老年人群体为基础的大数据库,确定老年人群的基本分布情况,并据此布局社区餐厅。2.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民建民营等方式,因地制宜破解社区食堂建设场地问题,引进不同类型社会主体,建立不同类型、不同标准的社区食堂。3.开发或依托现有平台建设社区餐厅数据平台,从而及时准确掌握各社区食堂运营状况、老年人就餐情况和食堂卫生环境等情况。综上,建议各级政府通过试点先行的方式,首先在驿城区选取1至2个社区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再进行辐射推广,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主体多元、方便可及的社区食堂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面广的社区助餐服务体系,为社区老人提供安全、实惠、便捷、高效、专业的配餐、就餐、送餐服务,大幅度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办理情况:

一是将居家社区养老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惠民工程、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目标、全市重点工作“17110”推进机制考核,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周调度、月排名、季观摩、年考核、不定期暗访的工作机制。至2022年底,全市4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5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部建成,覆盖率达100%,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网初步形成。二是按照“一县一特色、一县一品牌”的模式,引进河南安泰、河南康宁、河南颐城康养、郑州华龄、天津中民聚康等一批省内外养老品牌,同时打造驻马店“驿心养”“德馨缘”等本地养老品牌。目前,全市4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运营35个,运营率达76.1%;45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运营402个,运营率达88%。三是为城市老年人更好地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一方面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配餐点,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造为社区餐厅,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方式,引进不同类型社区食堂,扎实推进社区餐厅建设。目前,在驿城区西园街道选址2个社区、开发区选取1个社区进行试点,均已投入使用,下一步将在全市逐步推广。

(七)关于提高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质量的建议

提案者:赵伟

提案号:254

主办单位:市城管局

提案摘要:

建议:1.尽快出台供热管理办法,加快建设智慧热力综合指挥中心,城管、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2.严格按照工程规定和标准开展设计、施工、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3.全面摸清各小区集中供热设施配套建设和供热保障情况,帮助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协调解决相关现实问题,持续推进已建成小区供热改造工作。4.建立双回路供热系统(第一热源是国能热电、备用热源是华润古城电厂),并对两个热源企业的供热边界进行适当调整。5.对热力公司服务质量、室温合格率、维修及时率及是否建立供热服务承诺制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并研究制定奖罚措施。6.引导居民增强供热意愿。

办理情况:

一是根据2022年市政府下发《关于印发驻马店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规章制定计划的通知》,市城管局牵头组织完成了《驻马店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待市司法局完成合法性审查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二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驻马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方案以驻马店市现状热电联产为基础,远期结合垃圾焚烧电厂供热,建设以城市集中供热为主的供热体系,满足市中心城区的供热发展需求,目前规划方案征求意见已经结束,待人大、政协审议通过后,进一步完善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专项规划。三是2022年实施的市中心城区智慧供热系统一期工程,围绕集中供热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全网平衡控制系统、智能换热站三大板块进行建设,完成了87个换热站的智慧改造,二期工程将持续完善平台调度控制功能和换热站智慧化改造,接入智慧热网平台的转电站135个。四是2022年11月,成立了以市政府副秘书长为组长的市中心城区冬季集中供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城管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委网信办、市中心城区各区政府等成员单位职责,对市中心城区各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五是根据2023年市定惠民工程任务,市城管局督促,协调热力公司和相关单位完成新增供热面积80万㎡以及东方公馆(7万㎡)、银丰森林湖(8万㎡)、显达花园(3万㎡)、明鑫花园(5万㎡)、福华御苑A区(8万㎡)、福华御苑B区(8万㎡)、福华御苑C区(8万㎡)、天中上镜二期(36万㎡)、世纪景苑(14万㎡)9个老旧小区住宅的供暖工程建设。至目前,显达花园、银丰森林湖、福华御苑A区、福华御苑B区、福华御苑C区、明鑫花园6个小区的供暖工程已经完成,其他小区正在稳步推进。六是国能驻马店公司现有2台33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设计采暖面积1200万㎡,实际用暖面积680万㎡,目前该公司正按照市政府要求启动扩建2×66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

(八)发展设施蔬菜产业 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提案者: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提案号:219

主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提案摘要:

建议:1.市县两级借助机构改革的有力时机,成立设施农业服务中心,通过设施农业发展,推动我市“国际农都”“中国药谷”建设早见成效。2.建立电力、道路、排水、灌溉、保鲜库、品牌、可追溯系统、技术支撑等统一建设。3.我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要根据新的“三品一标”提升行动要求,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我市特色蔬菜产品的质量效益双提升。4.建议市县区业务主管部门及早谋划、认真规划,通过项目带动把西平、驿城区现有的2个集约育苗基地生产规模提高到3000万株/年以上,其他县区选择有条件的蔬菜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1个年瓜菜育苗1000万株以上的集约育苗企业,以此带动我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办理情况:

一是2023年,我市素菜播种面积190.7万亩,总产489.6万吨。其中,设施栽培29.9万亩,占全市素菜栽培面积190.7万亩的15.67%;设施蔬菜总产117.8万吨,占全市蔬菜总产489.6万吨的24.06%。二是市农业农村局拟定《驻马店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已提交市政府审核。三是全市47个蔬菜品种、35个蔬菜企业相继得到了“三品一标”认证,蔬菜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合格率达100%。四是我市现有年产1000万株以上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2个,在建预计年产1000万株以上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1个,填补了我市集约化育苗的空缺,带动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