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张楼:小花椒为乡村振兴增“香”添“味”
驻马店网讯(记者 邓丹华)6月16日,记者走进汝南县张楼镇张楼村一花椒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油绿色的花椒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串串绿里透红的果实探出枝头,散发着扑鼻的清香;花椒林地里,种植户王群河正在查看花椒的长势。
“今年才开始挂果,挂果率还不错!”王群河望着一串串色泽饱满的花椒欣喜地告诉记者,2021年,经过考察,他了解到种植花椒效益可观,就以每亩地1000元的价格流转了20多亩土地,种上了大红袍花椒,今年是第三年,开始挂果。由于花椒树的生长周期长,需要五年才进入丰产期,产生经济效益。在这3年里,只投入,没有看到收成,他心里也很着急,种植花椒很考验人的耐力。
“还好,总算看到了希望。”王群河欣慰地说,种花椒,虽然见效益慢,但投入相对较小,而且主要是前期投资,挂果后,投资就少了,且收入稳定。花椒树一般能收获果实10—15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花椒进入盛果期,一棵花椒树按产4斤干花椒壳算,每斤花椒壳批发价60元,一亩地种70棵花椒树,能收获干花椒壳280斤,一亩地收入就能达到16000多元。他种了20多亩,到后年,每年收入就可达到30万元。
“品质高得很!不信你闻下。”谈及花椒品质,王群河信心满满地说,并随手摘下一粒花椒,掰开花椒壳,让记者品尝。记者刚凑过去,一股浓郁的麻、辣、鲜香的味道扑鼻而来。他说,他种植的花椒叫大红袍,不但颜色红、饱满度高,而且香味十足。
“这几年非常艰难,一年一年往后走,也曾经想过放弃什么的,但是今年一看到这么好的品质,我的精神头一下就来了,还是要继续走下去。”王群河说,他已买好了一台小型烘干机,每天能烘干300斤花椒,能满足需求,待后年进入盛果期,他准备换台大的。
王群河说,村里还有一户,种了40多亩,并在花椒树下套种了花生和辣椒,最大利用了土地附加值,获得了不错的收入。今年他也试着套种了朝天椒,到秋季9月份成熟,期待有好的收获。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张楼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产业集群、扩大规模”的理念,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的优势,做大做强木材、服装、箱包、灯笼等加工业,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西瓜、番茄、花椒、生猪、龙虾等种植、养殖业,走出了一条让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精彩推荐
- 上蔡:黄金蟠桃鼓起村民“钱袋子”
- 小屏幕撬动大治理 文明新风浸润乡村
- 女孩中暑晕倒 装维师傅施救
- 驻马店市演艺中心 2025年“中原文化大舞台”
- 平舆县 “三园”联动架金桥 强县富民启新程
- 管好小机井 “滴灌”大民生
- 灯火璀璨点亮市民夜生活
- 父亲的拐杖
- 共建共治 和美乡村入画来
- 压实责任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因地制宜大力
- 金蝉养殖富村民
- 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 烩面情结
- 文明实践热潮涌 新风拂面润万家
-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河南工业利润实现两位数
- 针对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 国家四级救灾应急
- 头伏饺子二伏面,为啥这么吃?还有哪些好吃的
- 16条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有涝有旱如何精准应对
- 共同富裕加工园成为村民增收“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