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狗不咬”“鸡不叫”才是常态

盛德劭

如今,平舆县机关走基层成了常态,尤其是中央提出了“八项规定”、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以来,许多干部心系群众,身在基层,进田间、进场圈,与群众一起忙活,弄得一身土、一身汗。群众称赞干部进村多了,为“狗不咬”、“鸡不叫”。

所谓“狗不咬”,即机关干部勤下乡进村常入户,连村里的狗见到你的次数多了,都把你当成了熟人;所谓“鸡不叫”,就是不给农民群众添麻烦,不是一进村就杀鸡买菜搞招待,闹得鸡犬不宁。要求干部下乡“狗不咬”、“鸡不叫”,是群众语言使用中的生动形象表达。它反映的是广大群众对干部转变作风、改善干群关系的期盼,呼唤的是广大干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尤其是农村,正处于突飞猛进的社会转型期,相关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越来越多。随着新农村发展和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也在不断变化,更需要广大干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走进乡村,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奋斗。对此,笔者有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姑且献丑了。

其一,要端正下乡的目的和态度。干部下乡要向群众学习,拜农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向群众学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埋头苦干、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只有放下架子、虚心求教,农民朋友才愿意把家门敞开,才能把“掏心窝”的话讲出来。

其二,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一线,切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那种“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做法,是了解不到真实情况的。那种靠听取汇报来“了解”工作,在酒桌饭局上听到的话,是注入很多水份的。只有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实地考察工作,才能得到真实可靠、切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使群众家的看门狗把你当作家里人。

其三,要严于律己不扰民,树立良好形象赢得民心。在群众眼里,干部的形象常常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干部入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能侵犯群众利益,不能大吃大喝,要树立节俭廉洁、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好形象,树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形象。如此,群众才能充分相信你。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