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监管东风 银行重返大学生信贷市场
阔别大学生“借贷”市场数年后,在监管机构对校园贷“开正门、堵偏门”的的政策号召下,商业银行重新返回校园。工商银行近日推出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小额信贷产品“大学生融e借”,成为继建行、中行后第三家回归校园贷的国有银行。银行再次进入校园贷市场,意在抢占大学生这一潜在的客户群。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与数年前的大学生信用卡相似,此次银行校园贷重启并未改变业务风控逻辑,大学生冲动、超额消费后若无力偿还,依旧会由家长买单。
商业银行二进校园
工行此次推出的校园贷产品名为“大学生融e借”。其他两大国有行建行和中行则在5月推出了校园贷产品,即“金蜜蜂校园快贷”、“中银E贷·校园贷”。
在额度方面,工行校园贷产品按照在读学历最高可贷款2万元;建行提供的贷款产品授信额度最高达5万元;中行给出的贷款最高额度为8000元。
期限方面,工行“大学生融e借”的期限为2-12个月;建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期限相对灵活,在一年内可随借随还,按使用天数计算利息。而中行则是推出中长期贷款政策,业务初期最长可达12个月,未来延长至3-6年,覆盖毕业后入职阶段,此外还提供宽限期服务,宽限期内只还息不还本。利率方面,工行的“大学生融e借”在推广期间享受8.7折利率优惠,贷款利率为5.655%;建行现行的快贷产品年利率为5.6%;中行客服人员表示,贷款利率根据每一个客户申请的具体额度而有所不同。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银行第一次进军大学生消费市场。早在2002年,银行就曾推行大学生信用卡。但由于大学生群体信用卡透支现象频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的坏账风险,因而银行也逐渐退出大学生信用卡市场。
在银行退出校园贷市场后,各类分期和借贷网站平台开始相继进入高校,野蛮生长也引发了高利贷、裸条、暴力催收等乱象。
此后监管部门逐渐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强制要求各类校园网贷平台退出市场。同时,监管部门开始表态要鼓励银行这样的正规军进入校园贷市场。
除国有大行外,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也进入校园贷市场,例如招商银行推出“大学生闪电贷”、青岛银行推出“学e贷”。
大学生信贷AB面
对信贷机构来说,大学生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蕴含着可观的市场商机。银行进入校园贷市场更多的是看重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后的潜在消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苏宁金融特约研究员李虹含分析称,银行重返校园贷市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为了响应监管层政策的号召;第二,大学生是未来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第三,很多非正规金融机构在校园贷方面做得很好,银行出于转型的考虑,希望在这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不错的发展。
但校园贷是一把“双刃剑”,其争议核心就是风控问题。分析人士表示,2002-2009年那波校园信用卡热潮,受损失最大的其实是银行,主要表现为校园信用卡的高注销率(70%左右)、高睡眠率(曾高达80%)和高坏账率(持续高于普通信用卡2个百分点左右)。
李虹含表示,校园贷在满足大学生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家长埋下了隐患。由于学生在消费方面会存在一些冲动,因而使校园贷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也会给学生及其家长带来经济问题。
在分析人士看来,银行掌握了大量的个人信用数据,可以很容易把学生的贷款消费直接绑定到家长和家庭的账户上。前些年,校园信用卡火爆的时候,普遍的还款方式就是预留一个第二还款账户,这个账户通常是家长的银行账户。
边界在哪儿
目前距离上一次大学生信用卡热潮已经过去了数年,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支出,绝大部分仍然由家庭供养。冲动消费、攀比消费的心理依然存在。对很多贷款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信用借款所面临的风险认识并不充分。在当前的状况下,“学生消费,家长还钱”的风控逻辑很难彻底改变。
我爱卡信用卡市场资深研究人士董峥进一步指出,对家长来说,学生的超额消费打乱了原本的日常支出计划,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会对家长造成困扰。
董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银行要再次进入大学生消费市场,关键在于银行是否能规范地进入大学生市场。例如,单一银行的控制能不能防范多重授信的问题,如果多家银行都对一个大学生授信,这就会造成信用额度膨胀。因此在这一方面,还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卡量与消费额度的双重控制。
“以前校园贷给学生办理信用卡是需要家长签字的,但现在已经没有这一规定,而这一方面可能会在将来产生一些矛盾。我建议,对于学生办理校园贷的事情,还是应该让学生家长知晓。”董峥补充道。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实习记者 袁兰
精彩推荐
- 弥陀寺乡:干群合力抗旱 辣椒喝上及时水
- 正阳:小车间对接全球大市场
- 张旺午:青山埋忠骨 信仰铸丰碑
- 打好党建引领组合拳 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 2025(第十一届)黄河戏剧节 驻马店市筹备工
- 任店镇:多举措织密养殖安全防护网
- 云起了
- 感受夜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DRG绩效考核全省第一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进入落地应用阶段
- 河南:贴身护航助企夯稳“信用基石”
- 到2027年,全国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 河南多雨期开启 高温暂退场 旱情将缓解
- 国家电网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
- 上蔡耕夫:科技赋能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代表答好履职卷 解决民生微实事
- 高效能治理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 西平县:生命托举彰显城市文明
- 确山县合力抗旱保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