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东洪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兄弟间的宅基地纠纷

驻马店网讯(记者 代廷伟 通讯员 聂仲毅)“因为这片宅子,我们兄弟吵了很多年,现在法院通过调解解决了我们的纠纷,解开了疙瘩,今后我也能踏踏实实种地了。”被告看着手中的调解书,长舒一口气。近日,上蔡县人民法院东洪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兄弟间的宅基地纠纷案件,不仅妥善化解了持续多年的土地争议,更让一度对簿公堂的兄弟重归于好。

兄弟争地 亲情蒙尘

田某A、田某B系亲兄弟,2011年原告田某A长期定居到外村居住。今年5月,原告回到老宅时发现田某B在这片老宅上拆除了房屋并加盖了新房。尽管村委会出面就宅基地权属问题调解过多次,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今年8月,田某A诉至法院,要求田某B立即返还案涉宅基地并赔偿损失。

找准症结 用心破局

承办法官在详细了解案情后,意识到此案既涉亲属关系又涉土地争议,矛盾积压已久、对抗情绪强烈,审判不仅是依法裁决,更是为民解忧的良心活,若简单判决可能导致亲情彻底破裂,唯有调解才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结合农村土地类纠纷案件的特征,承办法官意识到要想化解矛盾还需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成因,为此,承办法官多次联合村委了解宅基地历史以及两兄弟的实际情况。

释法明理 化解干戈

承办法官先是耐心倾听两人的委屈,让他们充分宣泄情绪,待他们冷静后,他围绕情、理、法三个层面展开疏导。“打断骨头连着筋,亲兄弟哪有隔夜仇?”法官一方面强调亲情的珍贵,回忆两人过往互相扶持的点滴,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另一方面结合民法典中关于宅基地的相关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计算双方的诉讼成本,层层推进唤醒手足情谊,逐一疏通双方心结。

放下成见 重归于好

通过承办法官多次调解,两兄弟终于放下成见,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赔偿了原告2万元损失。至此,这场宅基地纠纷圆满画上句号,兄弟关系也得以修复。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司法是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此次调解是上蔡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上蔡县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承司法为民宗旨,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以扎实的举措、创新的方法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不懈努力,以务实作风诠释“如我在诉”司法理念,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