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长眠此土 精神永耀山河
英烈长眠此土 精神永耀山河
——驻马店褒扬纪念烈士砥砺复兴之志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资料图片)
泌阳县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 (资料图片)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本报记者 王家恒 摄
本报记者 张 锟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在全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之际,天中大地处处涌动着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驻马店,这片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誉的红色沃土,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波澜壮阔的篇章,如今更以赤诚之心,稳稳扛起烈士褒扬与纪念的厚重使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回望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庄严宣告,我们应当铭记历史,深切缅怀英烈,传承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为奋进新时代汲取磅礴力量。
红色星火燎原 英雄人物辈出
驻马店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红色火种在这里早早燎原。1927年,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与张家铎、张耀昶等革命志士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农民暴动,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河南首个县级革命政权;后又组织确山起义,打响河南党组织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共鄂豫边省委与红军游击队在此创建,驻马店成为南方八省十五处红军游击根据地之一。
全民族抗战时期,驻马店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点。1938年6月,河南省委由开封迁至竹沟。随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竹沟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并制定“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
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竹沟先后向全国输送18批抗日基干武装共4800多人,其中党员骨干3000多名。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的7个师中,第二师、第四师和第五师的基干队伍均从竹沟发展而来,第三师、第七师也有不少骨干力量来自这里,竹沟由此赢得“中原抗战摇篮”“小延安”的美誉。
这里先后走出了刘少奇、李先念等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彭雪枫、张震等100多位共和国将军,以及80多位省部级干部;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中共六大代表李鸣岐、豫东南特委书记张家铎等革命先烈,从这片土地出发,将生命献给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事业。
杨靖宇将军1929年赴东北组织抗日斗争后,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率东北抗联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1940年2月23日,他身陷绝境却威武不屈,壮烈殉国时胃里只有未消化的树皮、棉絮和枯草。以杨靖宇将军为代表的东北抗联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永不褪色的光辉篇章。
烽烟散尽,革命精神早已融入天中大地的血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守护红色根脉 传承英烈精神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位于驻马店市区南4公里处,白桥路东侧。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馆名,8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尽显庄重。步入馆前广场,杨靖宇将军全身汉白玉雕像迎面矗立,目光坚毅,仿佛仍在守护这片他曾为之奋斗的土地。纪念馆内,“少年壮志,忧国忧民”“举旗暴动,震荡中原”“秋收起义,转战豫南”等8个部分29个单元108个组的展览,串联起一条“历史隧道”——走进这里,便能回望杨靖宇将军从血沃中原到驰骋白山黑水的革命征程,感悟他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奉献一生的光辉岁月。
守护红色根脉,是传承英烈精神的基石。驻马店市始终高度重视烈士纪念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目前,全市共有23处烈士陵园及集中安葬点,其中包括确山县竹沟革命烈士陵园1处国家级保护设施,泌阳县烈士陵园、杨靖宇将军纪念馆2处省级保护设施,以及6处市县级保护设施。
近年来,驻马店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提升纪念设施的风貌和管理水平。2022年全新开放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现已成为集纪念缅怀、爱国教育、休闲瞻仰于一体的重要红色地标,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年均接待观众超50万人次。
确山县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在青山环抱、碧水映衬间更显肃穆。这座始建于1958年的陵园内,96座烈士墓静静矗立,多数为革命与抗战时期英烈。其中,第96座烈士墓碑属于抗洪英雄周昆训——他是园内为数不多的和平时期英烈。17岁从军的周昆训,近30年军旅生涯辗转多地,最终因抗洪牺牲魂归故里,长眠在竹沟这片红色土地。
“让每一处英烈安息之地都得到妥善守护”,这是驻马店的郑重承诺。“近年来,全市多方筹措资金,对平舆、汝南、上蔡等地的烈士陵园实施改扩建和提质改造,累计迁移零散烈士墓95座、保护修缮烈士墓1984座。”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林峰介绍,通过推进不动产权登记、划定保护范围、悬挂保护标识等举措,实现23处烈士纪念设施规范化、法治化管理。
今年5月,泌阳县烈士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新增了吕有德烈士的名字,这标志着一场跨越千里、历时数年的“寻亲归队”行动圆满落幕。2019年8月,泌阳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从网络线索中得知,安徽巢湖群众正寻找“河南泌汤吕友德抗日烈士亲人”,随即启动英烈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程序。检察官多方调研、查阅史料,结合《百年征程:新四军著名将领周骏鸣》等记载,还原吕有德烈士英勇事迹。最终在巢湖、泌阳两地协作下,吕有德等4位河南籍抗日烈士成功寻亲。
据统计,驻马店市现有记载的驻马店籍烈士达4711名。他们用生命与忠诚,在这片土地上镌刻下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而驻马店正用实际行动,让这份功勋与精神,在新时代持续传递、永放光芒。
厚植家国情怀 浸润红色初心
“杨靖宇将军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的事迹始终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近日,在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内,市民李嘉豪驻足参观时动情地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以杨靖宇将军为榜样,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一直以来,驻马店市以行动践行尊崇,多举措营造“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英烈”的浓厚社会氛围,让红色精神成为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重要节点筑牢纪念根基。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全市各级党政军领导与社会各界代表都会齐聚烈士纪念场所,以庄重祭扫、公祭仪式缅怀先烈。数据显示,每年清明期间,现场祭扫民众超5万人次,“云祭扫”平台吸引逾20万人在线追思;烈士纪念日当天,市、县两级同步举行公祭活动,近万名参与者在默哀与致敬中,传递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故事宣讲激活红色基因。驻马店深入挖掘本地英烈事迹,成立由各县区和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优秀讲解员组成的“擦亮丰碑·讲好身边英烈故事”宣讲团。宣讲团走进学校、机关、社区开展专题宣讲,用鲜活的英烈故事打动听众,持续凝聚社会正能量。
——专业锤炼提升传播效能。我市定期组织讲解员开展业务培训,并鼓励其参与省级红色故事演讲大赛,以专业能力锤炼“讲好英烈故事”的硬功夫。全市秉持“每一个英烈故事都是传承红色基因重要窗口”的理念,让烈士的光辉事迹跨越时空,直抵人心。
——媒体联动拓宽尊崇维度。我市主动对接各级媒体宣传本地英烈事迹,充分发挥“驻马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及时发布褒扬纪念工作动态、推送英烈事迹。驻马店日报社全媒体聚焦寻访抗战烽火中的驻马店力量,整版推出刘少奇、李先念、杨靖宇报道,全国88家媒体同步转发。驻马店日报社全媒体通过“专栏+专刊”的形式推出转发高质量稿件700多篇、整版400多个。线上线下联动,让尊崇英烈的风尚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公众厚植爱国情怀。
如今,这片历经烽火硝烟的革命老区早已焕发蓬勃生机,文明乡风浸润乡野,现代城区日新月异,特色产业拔节生长,这一派盛世图景,正是对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最深情的告慰。
“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的深情嘱托,正在驻马店变为生动现实。
策 划:郑 刚 王振江 统 筹:刘华山 刘 鹏
资料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精彩推荐
- 王玲到确山县调研
-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 “中原粮仓”驻马店“十四五”丰收答卷 粮食
- 驻马店市畜牧师刘萌获评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
- 郑州各汽车站全力备战双节出行高峰
- 国庆领证不用愁!驻马店市驿城区婚姻登记处“
- 开国少将柴成文:烽火淬炼显担当
- 大吴村:生态猕猴桃“甜蜜”上市
- 丰碑永驻人民心头
- 又到丹桂飘香时
- 驻马店车务段加开37趟列车
- 市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 郭新社:琴弦“追梦人”奏响“中国好声音”
- 全市文旅文物安全工作会议召开
- 压实巡察整改 拧紧责任链条
- 英烈长眠此土 精神永耀山河
- 第二十七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新
- “多彩天中 相约金秋”嵖岈山西游奇幻季启动
- 国庆中秋假期小客车上高速继续免收通行费
- 未雨绸缪查隐患“双节”游园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