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战士臧海龙:铁血丹心铸忠诚
抗战老战士臧海龙:铁血丹心铸忠诚
本报记者 张 锟 吴 蕾
“交给我的信,无论如何也要送到,完不成任务就不是好通讯员。”谈及80多年前的抗战岁月,96岁的抗战老战士臧海龙声音依旧铿锵。从16岁投身新四军,到穿越日军封锁线传递情报,再到见证日本投降的历史性时刻,他的人生轨迹,早已深深镌刻进中华民族的抗战记忆里。
1929年10月,他出生在驻马店市确山县三里河乡。日军侵华的铁蹄,踏碎了他平静的生活。1941年,年仅12岁的他目睹日寇血洗确山、民房被烧、村民遇害。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确山沦陷,同乡臧龙阳被日军用刺刀残忍杀害。“血淋淋的现实让我懂得了战争的残酷,明白了什么是家仇国恨!”年幼的臧海龙暗暗立誓,要成为一名战士,打倒日本鬼子。
更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家中7个兄弟姐妹,有5人因日军侵扰导致粮荒,最终饿死。谈及往事,臧海龙声音哽咽,这份刻骨铭心的痛,更坚定了他投身革命的决心。1945年4月,16岁的臧海龙毅然参军,成为新四军五师十三旅三十九团一名战士。
入伍后,臧海龙先在少年班担任班长,随部队南下至湖北麻城、大悟一带开展游击作战。因机灵胆大,他被团作战参谋长张松林选中担任通讯员。那时的通讯任务,是在日军严密封锁下的“生死考验”。每次送信需日夜兼程,近则百十里路,既要躲避日军巡查,又要克服恶劣路况。“当时没有鞋,我就穿草鞋。”臧海龙回忆,草鞋是用麻绳和稻草编织,仅有一个底,稍不留意就磨破脚,有时甚至只能打赤脚赶路。
即便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双脚布满血泡,他却从未退缩。“每次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得到领导的表扬,那时候觉得再苦再痛都值!”臧海龙高兴地说。
后来,他又被分到十四旅,来到湖北随县,跟着一名受重伤的营长当勤务员。营长伤好后,他又回到大悟县。当时,国民党破坏国共合作,形势严峻,大部队奉命转移,臧海龙被留下给任乡长的地下党员谭登田当通讯员。他白天在一个地方工作,晚上就得换地方。出去送信时,不能带枪,要打扮成当地老百姓的模样。后来谭登田被捕,许多地下工作者牺牲或失联。他找到党组织,跟着部队继续战斗,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受伤。
因部队准备整编后战略转移,组织上决定让家在湖北、河南的受伤战士复员回家。他扮成老百姓,隐姓埋名,白天躲在山林里,夜里赶路,最终回到老家确山县。
如今,臧海龙已96岁高龄,家中珍藏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80周年纪念章,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谈及当下生活,他满脸自豪:“现在国家富强了,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
采访中,臧海龙反复叮嘱:“抗战胜利来之不易,希望今天的青年人接好担子,将国家建设得更好。”时至今日,在家安享晚年的臧海龙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每日收看新闻。“看着国家和平、富强,老百姓生活平安、幸福,我们的奋斗没白费,值得!”臧海龙说。
精彩推荐
- “五社联动”聚合力 基层善治暖民心
- 正阳县农业机械制造迈入“动力时代”
- 抗战老战士臧海龙:铁血丹心铸忠诚
- 西平县人大常委会“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
- 小麦播种略有推迟 河南“三秋”气候晴雨表出
- 注意!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公布
- 驻马店交警发布国庆出行攻略:高速免费8天,
- 驻马店市征集2026年民生实事项目建议
- 遂平县纪委监委立体监督培沃土 滋养道地药材
- 生生不息行路歌
- 秋分时节“燥邪当令” 专家支招
- 哪些路段易拥堵?这份高速出行提示请收好
- 市生态环境局正阳分局开展监管帮扶 助推企业
- 和谐共生!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
- 多地曝出案件线索!回流药是如何重新流入市场
- 河南省微短剧审查服务分中心完成首部作品审核
- 驻马店市实验中学大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 本地红薯大量上市 香甜滋味“薯”于你
- 我市征集2026年民生实事项目建议
- 河南省“豫宝妈妈”家庭教育公益巡讲驻马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