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山里老师山里娃

山里老师山里娃

文/孔得方

为师者,注定清贫,我却乐在其中。我不是教育家,但我恪守本分,在平凡中践行弘扬教育家精神。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之所以选择当教师,是因为我从小就心怀一个教师梦。做了教师后,我为什么常年坚守在偏远的乡村学校?因为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内心感到无比骄傲!

作为遂平西山的山里娃,我小时候从没有去过游乐场、公园等场所,甚至闻所未闻。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去的地方,就是村子四面的山坡。而且我们不是爬山看风景,而是放牛、放羊。山上有很多因风化而剥离的薄石板。大孩子就用石板当黑板、书本,给年龄小些的弟弟妹妹们上课。小老师用石子在石板上写上启蒙书里的“天上学,老师好”和“a、o、e”,下面的学生就抱块石板抄写,东张西望不听讲的得挨揍。我在伙伴们中属于年龄偏小的,所以每次都当学生,我也想当老师,可他们不肯。是啊,如果我是老师,他们不听讲的时候我可不敢教训他们。教师梦就像一粒种子,在那个时候就悄悄地埋在了我幼小的心里。一转眼,当年的小老师与学生都已经成家立业,当年的“课堂”也已长满茂密的荒草,但那天真无邪的读书声似乎仍在山沟里回响。

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内心教师梦的种子发了芽,我把自己全部作业本上的姓名栏里都填了个“孔老师”。同学们发现后,纷纷笑话我,还有舌头长的向老师打了小报告。令人意外的是,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还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有理想,祝你早日实现!”虽然我看着老师温暖的笑容,羞涩地擦去了那些名字,但当教师的理想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

2012年7月我师范毕业后,南下广州,在花都区一所民办学校做教师。虽说没有正式编制,但也算是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这一教就是好几年。虽说南方地区经济条件好、待遇高,但我还是想回到家乡河南,回到驻马店,为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有了回乡考编的想法后,我在2017年先后报考了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和驻马店各县的教师招聘,最终被汝南县招教录取。那年9月,我在汝南县南部的和孝镇黄屯村小学开始了乡村教师生涯。

成为教师后,朋友和家人都曾劝我去县城发展,往市里调,离家近,条件也好。不否认,我的确有过这样的想法,但当我看到乡村学校孩子们不太乐观的学习状况,尤其是看到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扎根乡村学校、投身乡村教育的心就没再动摇过。

一天,父亲的一句话触动了我:“儿啊,要不你就回遂平教书吧,咱村里的学校大部分都是外地教师,教一两年就走了,留不住人。”是啊,山沟里的学校条件艰苦,需要我这个本地教师。可编制不在一个县,能是说回就回的?

2022年9月,我调到了离家近些的汝南县张楼镇杨沟小学。学校门前是奔流不息的北汝河,我家乡门前的小溪最后就是汇入了这条河。因而,北汝河里有家乡的水。望着一湾故乡水,我的乡愁滚滚而来,想到了诗仙李白的名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要是能回到家乡嵖岈山该多好!作为山沟里农民的孩子,虽然幼时就向往山外热闹繁华的世界,长大后在双亲的帮衬下也在市里买了房,但山里娃的根在山村,心时刻牵挂着山村。

2023年7月,遂平县公开引进县外优秀教师的一条公告横空出世,让我喜极而泣。

等到了,终于等到了!我毫不犹豫地准备好材料,拿着厚厚的一大摞证书,兴冲冲地去报名。报名处的同志看到我的几十张证书,一个劲儿地夸我优秀。那些证书在装订时竟然订不透,得换大订书针。看到其他报名者羡慕的眼神,我不好意思地说:“这些只是市、县两级的证书,还有很多镇级的没带过来呢。”证书仅代表过去,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积极复习备考。虽然正值炎热的夏季,人总爱犯困,但我一想到就要回家乡了,脑子一下子就清醒了,觉得眼前的题根本就不是题,而是家乡的山村学校在向我招手。

那年的8月底至9月,我一边在汝南上班,一边参加遂平的笔试、面试、体检、审查等,10月顺利选岗后,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选岗时,虽然有离城区较近的岗位,但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嵖岈山镇——这个岗位就像专门为我这个山里娃准备的一样。仿佛是一场梦,20多年前,我从嵖岈山镇赵庄小学毕业,20多年后,我又回到了赵庄小学。我还是我,只是换了身份,由当初的学生,变成了现在的教师。

正式去上班的那个早晨,起床的时候天还未亮,但我心里光芒万丈。山头的红霞,就是对我的赞许和鼓舞。清秋时节骑着电动自行车行驶在上班的路上,凉爽的晨风迎面吹来,红艳艳的朝阳从天边冉冉升起,正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景象,我的心里燃起了振兴乡村教育的希望之火。

人人都说城里好,个个都往城里跑,我却觉得山区好,山区遍地都是宝。我虽然不是教育家,只是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但我甘愿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践行弘扬教育家精神。我虽然渺小,却是山村孩子们的灯塔,我要为他们指引未来、点亮希望。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