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门八卦半手拳非遗传承人乔新永的守艺人生
记者 张 朝 文/图 坎门八卦半手拳非遗传承人乔新永。
乔新永带领小学员们练功。
“习中华武艺,修百拳精华!铭礼德强体魄,苦练功惜年少!扬正气戒浮躁!铸武魂扬国威,保家国拒外敌!文武兼备,励志攀峰。”9月6日早晨,在市区世纪广场东侧的乔永国术馆,一场坎门八卦半手拳训练课如期开始。八卦半手拳非遗传承人乔新永和小学员们齐声朗诵校训,随后在乔新永的指导下,两人一组展开对练。
“哈!”“哈!”每次出招儿都伴随着清脆有力的呐喊。这些平均年龄仅10岁的孩子,力求每个招式都做到精准,汗水浸湿了头发,仍坚持认真练习。
身意合一 半手拳里见真章
坎门八卦半手拳是源自中原少林寺的少林派拳术,其技击特点为“转似轮旋、站如钉立、跳似轻飞”,拳法讲究滚钻出入、曲直相生,兼具攻防一体之妙。该拳种于清朝末年传入河南汝南,经长期发展已成为当地代表性传统武术,其套路紧凑敏捷,注重手眼身法步与心神意念的协调统一。该拳是一套内容丰富的武术体系,涵盖拳术类、兵器技法类、套路技法类等领域。
薪火相传 传统功夫耀三省
乔新永,汝南县水屯镇乔庙村人,自幼热爱武术,聪明好学、悟性很高,8岁正式踏入武术之门,擅长传统武术、传统闪打、传统器械、白手夺兵刃及硬气功、养生气功、腹压千斤、铁头功、铁腿功、铁喉功、少林铁布衫等。
乔新永不仅学到了武艺,更学会了做人。武术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乔新永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这套传统武术已推广至安徽、山东等地。
刚柔并济 非遗绝技惊四座
为发扬和推广坎门八卦半手拳,2005年,乔新永创办乔永国术馆,传授武艺。多年来,乔新永带领弟子参加各类比赛、展演近千次,屡获佳绩。2023年,在四川峨眉山举行的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上,其拳法以刚劲有力、迅捷威猛的风格夺得银奖;2024年,在全国武术锦标赛中,一举斩获金奖,让这门源远流长的武术拳术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5年5月,在驻马店举办的第三届坎门八卦半手拳非遗竞武会中,乔新永展示了“双风贯耳”“汽车过人”等绝技,通过青砖碎顶、汽车碾腹等高难度表演诠释了“以柔克刚”的拳理精髓。活动吸引了全国12支武术流派参与,让传统武术进行现代化传播,绝技表演引发广泛关注。
武德立身 少年拳中见山河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人民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坎门八卦半手拳不仅承载着少林武术的技击智慧,更通过“武术进校园”等推广活动,成为青少年强身健体与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在乔永国术馆训练大厅,墙上书写着《武德武礼》,时刻教导学员习武要崇礼修德,要有家国情怀。谈及如何将中华文化融入武术,乔新永说道:“中华文化为武术提供了精神内核与价值导向,而武术则以实践方式诠释了中华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从哲学层面的道技合一到伦理层面的武德并重,再到审美层面的形神兼备、相互成就,使武术成为一种可感知、可践行的文化形态。这种融合不仅塑造了武术的独特性,更让中华文化在这项运动中得以鲜活传承。”
看着小学员们刻苦练功,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期盼。
精彩推荐
- 五届市委第十一轮第一批次巡察完成反馈
- 2025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驻马
- 宋庆林何冬看望慰问优秀教师代表
- 守正创新培根铸魂 砥砺奋进护航成长
- 一人革命全家支持 铁骨铮铮赤胆忠心
- 抗战老战士叶道清:“活着的烈士”赓续百岁传
- 河南省今年计划遴选120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 《住房租赁条例》15日起施行 让租房不再是麻
- 我国再添17项新职业——从新职业透视经济新活
- 破亿方!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 西泠印社第十一届篆刻艺术评展结果揭晓 市青
- 国网正阳县供电公司雨后特巡除隐患 筑牢电力
- @老一代新疆建设者 邀您参与“梦想对照记”
- 上蔡:硬化坑洼路 共筑幸福路
- 山里老师山里娃
- 想念
- 东皇街道“绿叶”变“金叶”换来好日子
- 市中心医院妇女儿童医院狂犬病预防暴露处置门
- 汝南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
- 团市委扎实推进新兴领域团的建设 “两个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