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嵖岈山区的红色记忆
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追寻嵖岈山区的红色记忆
本报记者 丁继坡文/图 九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豫中抗日根据地旧址。
豫中革命旧址。
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在遂平县槐树乡李兴楼村,一座灰白色建筑静静矗立在伏牛山余脉之间,这里是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也是抗战时期李先念领导新四军五师开展“绾毂中原”战略斗争的革命旧址。
战略要地 绾毂中原的抗战堡垒
嵖岈山区位于伏牛山余脉,地处华北、陕北、华南交通要道的焦点轴心,是新四军、八路军南北战场的接合部。全民族抗战时期,这里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1944年春,日军发动豫湘桂作战的一部分——豫中会战。装备精良的日军在河南境内大举进犯,国民党驻军一触即溃。
短短一个月时间,日军连占38座县城。河南大好河山大部分沦入敌手,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中共中央军委和华中局当即作出指示,向河南沦陷区发展抗日力量。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组成河南挺进兵团,于1944年11月初突破敌人层层封锁,抵达遂平县槐树乡李兴楼西部山区。
在敌情复杂、武器装备落后、山区纵深不够等不利条件下,河南挺进兵团就地开创革命根据地,发动组织群众抗击日伪顽的进攻。
兵团集中优势兵力端掉了长期盘踞在嵖岈山西北母猪峡的顽军史聘侯所部,击毙日军联队队长,震慑了豫中地区的日伪顽势力,鼓舞了敌后抗日军队的士气。
1945年2月,中共鄂豫边党委决定增派主力进军河南,加强河南挺进兵团的军事力量。随后,豫中抗日游击兵团成立,指挥部设在槐树乡李兴楼村。
在工委领导下,舞(阳)西(平)遂(平)泌(阳)边区抗日民主政府在泌阳丁庄成立,豫中抗日根据地像一把尖刀插入日伪统治的心脏。
为解决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不足的问题,兵团司令部所在地开办了新四军豫中军政干部学校,招收来自西平、遂平、舞阳等地的学员200多人,为地方和部队培养干部100多人。
根据地还建立了后勤保障体系:在李兴楼附近红石崖设立了野战医院,在万庄设立被服厂,在磨镰场设立兵工厂,在槐树街设立烟厂。
从1944年秋至1945年抗战胜利,新四军五师河南挺进兵团以遂平县槐树乡李兴楼山区抗日根据地为依托,与日伪顽作战100多次,消灭敌人6000多人,争取8000多伪顽武装人员反正、起义。
1945年5月,新四军五师决定由河南挺进兵团挺进豫中的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遂平独立团、西平独立团、叶舞支队组成豫中抗日游击兵团。
1945年8月上旬,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与新四军豫中游击兵团在嵖岈山地区会师,两支部队合编,在槐树乡李兴楼村新四军五师豫中游击兵团指挥部所在地,成立了中共豫中地委、豫中专署和豫中军分区。1945年10月,王树声率豫西八路军皮定均、张才千、刘昌毅和王定烈、李士才率领的冀鲁豫“水东八团”与新四军五师豫中部队会师。
三路大军在豫中抗日根据地胜利会师,全面实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绾毂中原”的战略决策。
文旅融合 红色热土焕发新活力
为牢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传统,2005年春,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正式筹建。纪念馆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分为前后两个院落。
前院为纪念馆展览区,后院为李先念豫中革命旧址。西屋是李先念和警卫员曾居住过的旧址,堂屋是司令部和军分区机关,东屋是当时机关伙房。
纪念馆展览区的展厅分为八个部分,全面展示了新四军绾毂中原,开辟以嵖岈山为中心的豫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画卷。
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已被团省委和省少工委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被团市委和市少工委命名为“河南省第二批红领巾体验教育基地”。
纪念馆被市旅游局批准为市级红色旅游精品景点,并被列为河南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2020年,省文物局将其公布为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精彩推荐
- 市供销合作社发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赛道
- 不屈的土地与英雄的人民
- 追寻嵖岈山区的红色记忆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 多地精准发力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 警惕!国家安全机关公布,间谍的“诈骗”公式
- 想起那年阅兵
- 合力打赢歼灭日寇最后一战
- 驻马店市再添千年文化名片
- 李慧: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挣到钱
- 驻马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功绩
- 生娃养娃,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值得关注
- 河南:经济大省挑大梁 跑出发展加速度
- 航 船 正 劲 风 满 帆
- 砥柱天中谋复兴 英雄之城绘新景
- 河南省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上线
- 烽火铸丰碑 山河颂英雄
- 《小消息》报:鼓舞中原军民抗日斗志
- 27年前的那场考试
- 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 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