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合力打赢歼灭日寇最后一战

胜利之师挺进中原——

合力打赢歼灭日寇最后一战

本报记者王家恒

1945年的中原大地,烽火连天,英雄辈出。八路军将士强渡黄河,在水西地区浴血奋战;新四军部队深入豫中,以嵖岈山为依托,筑就抗日坚固堡垒。当两支铁流在嵖岈山区域胜利会师,华北、华中与陕北自此贯通,中国共产党“绾毂中原”的战略蓝图终成现 实,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奏响了铿锵序曲。

强渡黄河 水西烽火映征程

1945年初春,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冀鲁豫军区八分区第八团(水东八团)如利剑出鞘,奉命西渡黄河,巩固水东,开辟水西。

水东八团在团长王定烈、政委李世才的率领下,于1月27日率先突入新黄河以东地区。在兄弟部队配合下,一举攻克睢县河堤岭伪军据点。2月12日,捷报再传,全歼国民党泛东挺进军所属第五纵队2000多人,俘虏中将司令张公达和少将司令耿明轩,声威大震。

5月12日夜,水东八团由扶沟白潭一带开始强渡黄河。先头部队登上西岸后,占领南曹伪据点,控制西岸渡口,并找到被敌人扣起来的20多条渡船,加快了部队渡河速度。黎明时分,部队顺利渡过了新黄河,迅速插入西华、上蔡、商水三县接壤地区,攻克伪暂编第八师师部所在地宋寨,歼灭伪军一部。

5月26日,水东八团截获顽西华县自卫团团长张坦然发给国民党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何柱国的密电,密报八路军布防情况,并要何柱国趁八路军立足未稳,立即派部“聚而歼之,以除腹患”。据此,水东八团当即包围上蔡县砖桥镇,全歼顽西华自卫团,缴枪600多支,生擒团长张坦然,收复20多个被日伪占领的村庄。

6月初,面对顽军5个团及上蔡、汝南、商水等县保安团共1.4万人的重重包围,八团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先袭顽军前哨营,挫其锐气。之后,跳出顽军包围圈,以“挖心”战术,偷袭顽商水县保安大队驻地贾寨,全歼该大队500多人,活捉顽军大队长。

之后,水东八团集中主力奔袭伪暂第八师老巢上蔡五沟营,全歼伪第八师800多人,打通了与新四军第五师北上部队的联系,并乘胜进行了逍遥镇、邓襄寨、望田、十里园村、万金、华陂、百尺、张明等大小40多次战斗,连破18处日伪据点,彻底粉碎了日伪顽军的夹攻,巩固和扩大了新黄河以西根据地(简称水西地区)。

7月,冀鲁豫军区为扩大巩固水西地区,建立与新四军沟通的桥头堡,增派冀鲁豫分局党校警卫团进入水西,两支部队并肩作战,水西根据地不断扩大。

至7月底,八路军挺进水西短短两个月时间,解放人口100多万,收复国土3000多平方公里。水东八团对水西地区的开辟和扩大,完全实现了中央关于八路军与新四军联系的战略目的,同时水西抗日根据地建立后,与嵖岈山豫中抗日根据地、孤山冲豫南抗日根据地基本上连在一起,为全面夺取豫中南地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嵖岈会师 决胜中原扫敌顽

河南战役后,为收复失地、绾毂中原,中共中央果断作出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战略部署。

八路军皮定均部南渡黄河,首进豫西;新四军第五师北上,开辟豫南、豫中;新四军第四师西进,恢复豫皖苏边区;冀鲁豫军区部队从水东进军水西——

1944年9月,中共太行区党委和太行军区抽调军区第三团、第三十五团组成八路军抗日先遣支队1700多人,皮定均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委,强渡黄河进入豫西地区。

10月,八路军豫西抗日第二支队,在司令员刘聚奎率领下渡黄河南下进入豫西地区,与八路军抗日先遣支队协同作战,至1944年年底创建了以嵩山为中心的豫西抗日根据地。

同月,为统一领导豫西地区的抗日斗争,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和河南人民抗日军。在河南区党委和河南军区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各支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横扫豫西、豫中地区敌伪力量,并先后建立第一至六地委和专署及20多个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根据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为夺取中原抗战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同时,新四军第五师也在豫中地区奋勇作战,收复遂平、西平、舞阳大部地区,建立以嵖岈山为中心的豫中抗日根据地。与河南区党委、军区领导的豫西抗日根据地三地委、三分区仅间隔几十公里。

1945年5月,河南区党委决定派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三、四支队东进伏牛山,尽快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6月,新四军第五师参谋长刘少卿途经禹县神垕镇,与河南军区第三分区部队会合。两军将领彻夜长谈,共商大计。

7月下旬,河南抗日人民军第三支队在司令员陈先瑞率领下,由神垕镇出发。部队一路披荆斩棘,突破重重封锁,两天毙俘日军30多人、伪军2000多人,俘游杂武装700多人,进入西平县的出山镇,与前来迎接的新四军挺进二团胜利会师。

次日,河南军区抗日人民军第三支队主力到达遂平县槐树镇和西平仪封镇与豫中游击兵团主力会合。黄霖司令员和栗在山政委在槐树镇召开隆重欢迎大会,庆祝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和新四军第五师豫中游击兵团胜利会师。

为巩固扩大豫中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1945年8月上旬,根据上级指示,新四军第五师豫中游击兵团与八路军河南军区抗日人民军第三支队合并,成立豫中军分区;同时成立豫中地委和专署,统一领导六县抗日政权。

豫鄂边区党委和新四军第五师调派大批党政干部到豫南、豫中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工作,组织武装力量、筹集粮食等物资以保证发展河南和向日军发动最后攻击的需要。

八路军河南军区陈先瑞部与新四军第五师豫中游击兵团的会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两支抗日武装的结合,华中、华北、陕北自此血脉贯通、连成一片,标志着党中央“绾毂中原”的重大战略在嵖岈山区域成功实现。

不久后,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随着全国战局的重大转变,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王树声、戴季英率领八路军河南军区主力及部分干部,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水东八团与水西部分部队,以及王震、王首道所率的八路军南下支队,相继奉命向豫中、豫南地区挺进,与新四军第五师胜利会师。

此次多路部队的大会师,不仅实现了中共中央加强中原战略力量的部署,还极大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原地区的战略存在,为捍卫抗战胜利果实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支点。

策 划:郑 刚 王振江 统 筹:刘华山 李铁军

资料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