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气温骤降催热“暖经济” 羽绒服成热销主力

气温骤降催热“暖经济”

羽绒服成热销主力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金霞)10月20日,冷空气强势“横扫”驻马店,市区最高气温骤降至10℃以下。突如其来的寒意让市民纷纷加快备冬脚步,直接点燃了本地市场的“暖经济”,羽绒服、保暖内衣等御寒商品提前迎来销售旺季。

10月22日中午,记者在市区几家商超及服装市场发现,冬装已全面占据C位。各品牌货架上,羽绒服、棉服、羊毛衫整齐陈列,楼梯口、走廊中央等显眼位置还专门设置了保暖内衣特展区,主流品牌集中亮相,不时有市民驻足购买,比往常热闹不少。

“这两天降温后,保暖内衣、棉服的销量至少涨了三成,羽绒服卖得最火,每天能出十几件。”某商场导购员一边帮市民试穿羽绒服,一边向记者介绍。记者注意到,今年的羽绒服款式丰富,短款工装风、长款收腰款、亲子款等一应俱全,价格较去年有所上涨。“这款折后1200元,去年同版型、同充绒量的,也就卖七八百块。”该导购指着一款热销羽绒服说。市民刘女士刚买完就感慨:“对我们工薪族来说,一件千元左右的羽绒服,算是秋冬添置的‘大件儿’了。”

为何羽绒服价格走高?某品牌羽绒服区域负责人给出了答案:核心原因是服装新国标的执行。据介绍,2022年正式实施的羽绒服装国标,将此前的“含绒量”调整为“绒子含量”。“含绒量会包含绒子和没用的绒丝,新标的‘绒子含量’只算纯绒子,相当于羽绒‘含金量’变高了,工厂成本涨、产量降,售价自然就上去了。”

“羽绒服主要靠冬季走量,尤其是‘双11’这个关键节点。”一大型超市负责人回忆,去年同期天气偏暖,羽绒服销量遇冷;而今年10月中旬冷空气提前到访后,销量直接“逆袭”,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两倍,“接下来就看‘双11’期间的天气,大概率能延续热销势头。”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