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关爱帮扶送温暖 一枝一叶老骥情

关爱帮扶送温暖 一枝一叶老骥情

本报记者 石新宇 通讯员 郭 鑫

市关工委成立四十年来,始终秉持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青少年发展的宗旨,聚焦青少年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需求,联合学校、社区、企业等,积极开展各类关爱帮扶活动。形成了关爱帮扶合力,拓宽了帮扶渠道、丰富了帮扶资源,帮扶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捐资助学是市关工委开展帮扶活动的一个重点。多年来,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市关工委带领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广泛开展助学、助困、助孤、助残、助业和爱心帮教的“五助一帮”活动,特别是在助力青少年成长方面,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已连续多年筹措资金资助当年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已资助贫困大学新生96名,资助金额46.8万元。市关工委还争取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资金30万元,使上蔡、平舆、确山三县的300名贫困中小学生受到资助。通过努力,争取到中国关工委、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关心下一代基金和财团法人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的支持,在革命老区确山县竹沟镇中心小学设立了全省首个、全国第27个“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为老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成长始终牵挂着全市各级关工人的心。市关工委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探索社会化运作机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开展乡村振兴“五助一帮”活动,持续关注农村留守、流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动员农村“五老”担任“代理家长”,组织“五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开展“五老”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一帮一”亲情结对帮扶活动。目前,参与结对帮扶的“五老”已有579名,结对帮扶儿童1155名。除了物资帮助、心理慰藉外,这些儿童还得到了免费体检和义诊等方面的关爱。在市关工委的带动下,全市各级关工委不断创新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关注贫困家庭青少年以及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积极筹措物资,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学习用品等。在生活上关爱的同时,市关工委还非常重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多次组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霾,使他们变得开朗活泼、积极向上,应对挫折的能力也得以增强。为解除城镇职工的后顾之忧,在市关工委的推动下,一些关爱机构也相继建立起来。驻马店市纱厂社区办起了“儿童成长驿站”“四点半学校”,组织“五老”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做游戏、做手工,陪孩子们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多年来,新蔡县每年都开设“七彩假期”公益课堂,组织大学生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传授知识。

此外,在各级关工委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学校、社区已经新建、改造243个“关爱之家”“课外活动室”等,配备图书、电脑、文体器材等,成为青少年课后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场所。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