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数字贸易为县域经济转型注入新活力

二〇二四年,平舆县规划建设平台经济产业园,电商大厦作为核心项目,正成为推开世界贸易的大门——

数字贸易为县域经济转型注入新活力

本报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 李 磊 王 勇

8月12日上午,平舆县电商大厦四楼培训室内,来自浙江义乌的跨境电商业内人士Simon为60多名学员详细讲解亚马逊平台运营规则。这是平舆县今年举办的第16场“直播电商运营技巧提升”培训,累计参训人员已超过1000人次,为这座农业小城的数字贸易发展注入了活力。

平舆县是传统农业县,2024年开始规划建设平台经济产业园。电商大厦作为核心项目,于2025年投入使用,由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参与运营管理。

从“土坷垃”到“数字港”:一座大厦的破局之路

“跨境电商是时代赋予的朝阳产业,我要让中国好货走向全球。”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胡芷茜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毕业初期曾一度迷茫的她,在家乡的电商大厦找到了方向——参加第十批跨境电商培训后,她运营的网店快速起步,将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销往海外。

与胡芷茜不同,麻娇阳带着在郑州物流公司3年的工作经验回到平舆县。2025年春节,家乡新建的电商大厦让她毅然放弃城市工作返乡。经过义乌讲师的系统培训,如今的她已从学员成长为新员工导师。“从学习者到传授者,感觉自己成了推动家乡电商发展的一分子。”麻娇阳说。

据了解,这座19层、总面积2.7万平方米的电商大厦,建成仅数月便吸引21家企业入驻。亚马逊、速卖通、TikTok Shop等国际平台在此设立运营点。电商大厦企业服务专班负责人柳荷娟介绍,入驻企业已实现营业额790万元。一个传统农业县正加速向数字贸易港蜕变。

“归雁”与新客:乡情织就产业生态网

“平舆是根,更是我二次创业的福地。”站在平舆县舆丰万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张建平感慨道。这位土生土长的平舆县阳城镇人,16岁到义乌闯荡,在收纳用品行业深耕多年。2023年,受家乡“回归工程”感召,他带着全部积蓄返乡,推行“公司+加工点+农户”模式,在全县布局205个加工点,带动3000多名农民家门口就业。

2025年初该公司入驻电商大厦后,拥有70人的电商团队与生产基地、物流体系形成闭环,日发货量突破2万单,高峰期近4万单。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坐在电脑前处理全球订单,指尖流淌的是新的生活希望。

产业集聚也吸引了“新平舆人”。河南聚焦家居董事长李杰2018年被平舆县的营商环境吸引而来。电商大厦建成后,他率先租下整层空间拓展业务。“现在我也是地道的平舆人了。”已在平舆县购房安家、孩子就近入学的他,用一口流利的平舆话笑着说。展厅里的家居产品正通过直播间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

政企协同:从蓝图到地标的“平舆速度”

“最初只是一个构想,没想到短短数月就成了现实。”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徐俨也是平舆籍返乡创业者。他回忆,与平舆县领导交流时提出了建设平台经济产业园的想法。当地立刻行动,从规划到建设全程高效推进,最终让蓝图化作19层的产业地标。

徐俨带领的运营团队已在此举办9场行业研讨会、16场专题培训,通过“人社部门+院校+企业”联动,为500多个岗位匹配了人才,帮助300多人实现家门口数字就业。“政府服务太给力了,89张营业执照快速办结,‘一站式’后勤服务覆盖所有需求。”入驻企业负责人纷纷点赞。平舆县负责人表示,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成了平舆电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向世界出发:县域经济新坐标系

傍晚时分的电商大厦依旧灯火通明:直播间里多语种主播忙着推介产品,设计团队修改着英文产品详情页,物流专员核对发往欧美的货运清单……这座“数字堡垒”正打破人们对农业县的刻板印象。

“它不仅是当下790万元营业额的载体,更是平舆‘买全球、卖全球’的战略支点。”平舆县负责人坦言,物流成本优化与品牌建设将是下一步攻坚的重点。

从胡芷茜接到第一个跨国订单,到张建平的收纳箱走进东南亚家庭,再到李杰的直播间迎来海外买家——平舆县,这座内陆小城正通过电商大厦推开世界贸易的大门。

平舆县的实践印证:数字经济时代,地域不再是发展的枷锁。只要敢闯敢干、踏实耕耘,农业县也能在全球电商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座豫南小城用一座大厦打造的,正是县域经济转型的鲜活样本。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