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特色种植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泌阳县
特色种植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本报讯(记者 方 祥)近日,记者走进泌阳县高邑镇谭园村鑫鑫新型家庭农场,满园的果香扑鼻而来,成熟的“红贵妃”梨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诱人,较高的品质、舒适的采摘环境,每天都吸引周边众多市民前来采摘尝鲜。
“梨园离县城很近,我们一大早就过来了,这个梨的口感非常好,水分充足,特别的脆甜。”一游客说。据悉,该村“红贵妃”梨种植规模有100多亩,果体硬度好,果肉细嫩、口感甜、果汁多,果实表面光滑细腻,果点小而密。
“我的果园今年预计产值60多万元。泌阳县多山岗丘陵,适宜种植‘红贵妃’梨,一次性投入,多年有效益。”该农场负责人说。
鑫鑫新型家庭农场梨产业的蓬勃发展,只是泌阳县特色种植产业的一个缩影。从铜山湖畔的梨园到象河乡的蜜蜂养殖场、从春水镇的葡萄采摘园到高邑镇的智慧菇房,一幅果香四溢、甜蜜满园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泌阳县以特色农业为支点,打造涵盖林果、蜂蜜、食用菌等业态的甜蜜产业集群,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马谷田镇万亩果园,梨、桃、杏等品种果树绵延10万亩,年产鲜果5万吨,配套建设的冷链物流中心实现“枝头采摘—冷库预冷—全国发货”24小时直达。高邑镇草腐菌标准化生产基地采用“三物融合”模式,将秸秆、牛粪转化为菌菇种植原料,年处理农业废弃物2.5万吨,生产有机质4万吨,带动周边1000户农户增收。目前,该县共有食用菌加工企业11家、省级食用菌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农产品香菇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45个,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
“双绑机制”成为产业裂变的核心密码。在杨家集镇郭庄村,大地菌业与15家合作社签订协议,2000多名群众通过务工绑定、800多户农户通过原料供应绑定,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年总产值1.2亿元。春水镇邓湾村引进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亩产利润5万元,带动200户农户致富。
“三品一标”认证筑牢质量根基。该县累计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0多种,“泌阳花菇”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定全国首个香菇种植国家标准。“红贵妃”梨通过“豫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认证,在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斩获金奖,单价每斤16元,是普通梨的4倍。
电商物流搭建销售快车道。马谷田镇投资120万元建成电商物流园,培育“韩小胖”“杨妮”等网红主播,2025年“红贵妃”梨线上销售额突破100万元。象河乡蜂蜜合作社通过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最高达10万元,带动周边200户农户加入电商行列。
“我们将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特色农产品种植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优化品种结构、加强产销对接等举措,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让特色农产品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泌阳县有关负责人说。
精彩推荐
- 泌阳县特色种植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确山县 做强产业扬优势
- 新蔡县纪委监委创新接访模式 提升信访工作质
- 国家统计局: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
-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消费查”平台上线,驻马店人可查全国退货商
- 7月末河南省银行业制造业贷款余额8915亿余元
- 现金补贴、托育券……多地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
- 驿城区:小玩具“闯出”大世界
- 难忘父亲的眼神
- 河南省黄河干流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实现全覆盖
- 万金店镇多举措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
- “双色球·送你一朵小红花”公益活动温暖开启
- 汝南县 交通建设加速跑 铺就民生幸福路
- 退休干部马照芝夫妇两架山上写“两山”
- 泥土地上的“点灯人”
- 市妇联 凝聚巾帼力量助力黄河戏剧节
- 民革河南省委会调研组来我市调研
- 全省电子竞技冠军联赛驻马店赛区决赛收官
- “中原舞蹁跹”2025年河南省广场舞大赛驻马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