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泌阳县特色种植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泌阳县

特色种植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本报讯(记者 方 祥)近日,记者走进泌阳县高邑镇谭园村鑫鑫新型家庭农场,满园的果香扑鼻而来,成熟的“红贵妃”梨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诱人,较高的品质、舒适的采摘环境,每天都吸引周边众多市民前来采摘尝鲜。

“梨园离县城很近,我们一大早就过来了,这个梨的口感非常好,水分充足,特别的脆甜。”一游客说。据悉,该村“红贵妃”梨种植规模有100多亩,果体硬度好,果肉细嫩、口感甜、果汁多,果实表面光滑细腻,果点小而密。

“我的果园今年预计产值60多万元。泌阳县多山岗丘陵,适宜种植‘红贵妃’梨,一次性投入,多年有效益。”该农场负责人说。

鑫鑫新型家庭农场梨产业的蓬勃发展,只是泌阳县特色种植产业的一个缩影。从铜山湖畔的梨园到象河乡的蜜蜂养殖场、从春水镇的葡萄采摘园到高邑镇的智慧菇房,一幅果香四溢、甜蜜满园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泌阳县以特色农业为支点,打造涵盖林果、蜂蜜、食用菌等业态的甜蜜产业集群,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马谷田镇万亩果园,梨、桃、杏等品种果树绵延10万亩,年产鲜果5万吨,配套建设的冷链物流中心实现“枝头采摘—冷库预冷—全国发货”24小时直达。高邑镇草腐菌标准化生产基地采用“三物融合”模式,将秸秆、牛粪转化为菌菇种植原料,年处理农业废弃物2.5万吨,生产有机质4万吨,带动周边1000户农户增收。目前,该县共有食用菌加工企业11家、省级食用菌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农产品香菇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45个,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

“双绑机制”成为产业裂变的核心密码。在杨家集镇郭庄村,大地菌业与15家合作社签订协议,2000多名群众通过务工绑定、800多户农户通过原料供应绑定,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年总产值1.2亿元。春水镇邓湾村引进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亩产利润5万元,带动200户农户致富。

“三品一标”认证筑牢质量根基。该县累计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0多种,“泌阳花菇”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定全国首个香菇种植国家标准。“红贵妃”梨通过“豫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认证,在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斩获金奖,单价每斤16元,是普通梨的4倍。

电商物流搭建销售快车道。马谷田镇投资120万元建成电商物流园,培育“韩小胖”“杨妮”等网红主播,2025年“红贵妃”梨线上销售额突破100万元。象河乡蜂蜜合作社通过直播带货,单场销售额最高达10万元,带动周边200户农户加入电商行列。

“我们将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特色农产品种植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优化品种结构、加强产销对接等举措,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让特色农产品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泌阳县有关负责人说。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