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泥土地上的“点灯人”

泥 土 地 上 的 “点 灯 人”

——记“中国好人”、遂平县石寨铺镇石寨铺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世中

本报记者 刘金霞 王永良 实习生 崔娇皎

日前,遂平县石寨铺镇石寨铺社区,67岁的居民闫现英扫着门前小路,抬眼处小河潺潺、月季似火、杏子压枝。“咱这乡村的日子,真赶上电视里的风光美了。”闫现英笑着说。这句质朴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村民的心声,也映照着一个人25年无悔的坚守——石寨铺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世中。这位入选“中国好人榜”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像一位“点灯人”,点亮了产业兴旺、家园如画、邻里和睦的乡村振兴“网红村”。

破壁引春风

自掏腰包打通“烂肠路”

时针拨回2000年,那时的石寨铺村,通往外界的主干道坑洼泥泞,“烂肠路”犹如一道枷锁,锁住了发展的生机——农副产品运不出,客商绕行,村子深陷困境。在低谷时刻,常年热心为邻里排忧解难的党员张世中,被村民以全票推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

“要变,就得先修路。”面对落后的村落,张世中认准了关键突破口。他不辞辛劳四处奔波,争取到200多万元项目扶持,但巨大的预算缺口依然如沟壑。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张世中心一横:“砸锅卖铁也要干成。”他毅然拿出积攒多年,甚至透支未来的700多万元个人积蓄垫付进去。

当宽20米、平坦笔直的2公里水泥路贯通时,村民们的欢呼声震动了田野。这不仅仅是一条路,更是一把砸开闭塞枷锁的铁锤。路通了,沉睡的石寨铺村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风”。

沃土生新金

多元产业筑牢致富根基

路通是起点,发展产业才是关键。张世中带领村民深入调研市场,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蓝图在石寨铺社区铺展开来:

土地生金——发展198户蔬菜种植专业户,建成万亩蔬菜基地;打造10个标准化养殖场及3个集水产养殖、垂钓休闲于一体的基地。

巧手点“食”金——倾力打造的“石寨铺牛肉”从农家小院走向全国,远销海外;培育的“好清香”“全牛庄”等清真酱牛肉品牌声名鹊起;潘松的酒店等12家特色餐馆生意红火。

匠心造“富”金——200多家个体商户、4支农民建筑工程队应运而生;3个花木园艺基地、2个优质林果基地既美环境又富民;独具特色的玉米养生醋和现代化玻璃加工厂,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辛勤耕耘结出硕果。2021年底,石寨铺村人均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从接手时的9000元跃升至近2万元。昔日的穷乡僻壤,蝶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旺地和乡村旅游热点。

心灯照前路

为民情深映照振兴希望

脚下的路越走越宽,张世中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2019年,凭借出色成绩和村民信赖,张世中成为遂平县首位跨村任职的党支部书记,同时肩负起石寨铺社区和大金庄村发展的重任。

他带领两村掀起人居环境整治高潮,拆危旧、清残垣、建花园、修水系、活水源,臭水沟变清溪,房前荒地变小果园、小花园。同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超300户(名),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这位“点灯人”的关怀,深入村民心底。养牛大户买宝铭记张世中在技术和资金上的雪中送炭;大金庄村留守儿童刘慧聪则永远难忘他带来的希望之光。当得知小慧聪因父母早逝、与疾病缠身的奶奶相依为命而厌学欲辍学时,张世中第一时间上门,语气坚定:“孩子,你只管好好念书,学费、生活费,我供你。”一句承诺,重燃希望。

善行无言

公益路上步履不停

这份为民情怀,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公益领域。多年来,张世中坚持个人捐款持续回馈社会:参与“光彩助学圆梦活动”、资助困难学生、捐赠学习用品、在疫情期间捐款捐物、向慈善总会捐赠……点滴善行,汇聚成暖流。据不完全统计,其在公益方面的投入累计超10万元。

25年春秋更迭,张世中用双脚丈量乡土,将赤诚倾注于这片土地。从破壁修路到产业造血,从扮靓家园到温暖人心,河畔月季年年盛放,村庄蝶变仍在继续。张世中捧起的,远不止一个村庄的春天,更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和希望。这位泥土里长出来的“点灯人”,以二十五载如一日的坚守与实干,无声续写着乡村振兴动人的新篇章。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