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 “四位一体”绘就文化画卷
正阳县 “四位一体”绘就文化画卷
本报讯(记者 李玉荣)近日,《四郎探母》片段中悠扬的唱腔在正阳县慎水乡刘冢社区上空回荡,台下村民目光专注,掌声随着锣鼓声此起彼伏。这动情一幕,正是正阳县着力构建宣传文化大格局,让文化从云端落进田间地头、融入日常生活的生动见证。
数字赋能,文化服务跨越“最后一公里”。面对服务延伸的难题,正阳县以“互联网+文化”为翼,精心打造正阳文旅云数字平台。该平台将县域内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一“网”整合,文艺培训、文化展览、活动信息尽在指尖流转。群众无论身处何地,只需轻点手机或使用各村(社区)布设的云平台终端,文化服务即刻触手可及。平台更借力大数据分析需求,精准推送服务信息,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智慧畅通,让文化服务的根系深扎于基层土壤。
深挖文脉,让本土故事绽放时代光彩。近年来,正阳县系统梳理红色文化、孝贤文化、花生文化、非遗文化等本土资源,组织创作者深入乡村沃土汲取灵感。一批承载着正阳基因的精品力作由此诞生:红色戏曲《血战雷岗》重现刘邓大军雷岗血战的烽火岁月,传递不朽精神;《蔡顺孝母》以古喻今弘扬孝道;舞蹈《丰收时节幸福果》则跳跃着花生丰收的喜悦,展现地域特色。这些根植本土的佳作,既丰富了百姓精神家园,更成为擦亮正阳文化名片的璀璨星辰,唤醒了群众心中深埋的文化认同与自豪。
惠民巡演,让优质文化浸润城乡每个角落。为让文化甘霖遍洒城乡,正阳县高举“文化惠民,幸福正阳”旗帜,推动优秀文化作品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传统戏曲、现代歌舞、诙谐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轮番登场。仅送戏下乡一项,年均演出超200场,惠及群众15万人次以上。演出中巧妙融入有奖问答、非遗展示等互动环节,在欢声笑语间拉近了文化与群众的距离,使文化服务接了地气、暖了人心。
激活乡韵,文化合作社唱响乡村新声。在广袤乡村,正阳县播撒的种子是乡村文化合作社。全县已培育此类合作社50多个,汇聚文艺骨干千余人,织就一张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文化活力之网。合作社下设舞蹈、戏曲、书法等兴趣小组,活动常态开展。群众以身边鲜活故事为蓝本,自编自演《移风易俗树新风》《乡村振兴谱新篇》《正阳变化大》等作品,用淳朴的乡音讲述家园变迁,在文化广场的掌声中传递着新时代正能量。部分合作社探索“文化合作社+农家乐+非遗展示”模式,为乡村旅游注入灵魂,让文化力量悄然转化为乡村发展的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正阳县立足本土特色,通过数字化赋能、深挖文化根脉、开展惠民巡演、激活乡村活力等举措,让宣传文化工作扎根基层、惠及百姓,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精彩推荐
- 大河起戏韵 丝弦亦铿锵
- 中国队再入7金 金牌数已超上届
- 孙继库:追随万里不改初心 甘洒热血坚守信仰
- 豫南游击兵团挺进河南敌后战场
- 正阳县 “四位一体”绘就文化画卷
- 泌阳县:文明沃土绽放幸福之花
- 豫南烽火淬尖刃
- 多地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打造消费新标
- 绾毂中原赤旗扬
- 上半年“成绩单”发布 看中国旅游的创新与突
- 驻马店企业注意!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确认年底截
- 远离危险区域 孩子独自在家,“安全弦”要绷
- “@人大代表”邀您为河南省“十五五”规划献
- 77条试点措施向全国推广 这里有份“上海自贸
- 国内首个盾构/TBM大数据挖掘共同体在郑州成立
- 河南省首个微短剧审查服务分中心在平原示范区
- 新蔡县营商环境助力“3+1”产业集群加速领跑
- 下一站,幸福
- 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绿色通道”进
- 确山县纪委监委织密“监督网” 筑牢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