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写在驻马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石新宇 通讯员 郭 鑫

开栏的话

今年是驻马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薪火相传。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关工委无私奉献、主动作为,谱写出忠诚党的事业、聚焦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壮丽诗篇,在思想道德教育、特殊群体帮扶、成长环境优化、工作品牌与队伍建设、调查研究与决策支持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全国关工委、省关工委多次表彰,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即日起,本报开设《筑关爱桥梁 育时代新人——驻马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工作巡礼》栏目,报道全市各级关工委的发展历程和关工人的所思所盼所干。请予关注。

1985年7月,驻马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驻马店市关工委”)的前身驻马店地区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这是全国范围内较早成立的关心下一代协会。1990年,协会更为现名。至今,驻马店市关工委已经走过四十个春秋。四十年初心如磐、呕心沥血,四十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四十年奋楫笃行、岁月辉煌。

四十年来,驻马店市关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的工作定位,组织和动员广大“五老”同志,大力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四十年来,驻马店市关工委不断加强组织建设。目前全市县区、乡镇(街道)关工委组织已经实现全覆盖,60%的行政村、社区和2273所中小学校成立了关工委,一些企业也建立起关工委,全市基层关工委达到4361个。

四十年来,驻马店市关工委不断壮大“五老”队伍。全市各级关工委非常重视,将热心下一代工作、有奉献精神、有专业特长、在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五老”,通过组织发动、群众推荐等方式吸收到关工委队伍,在组织他们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目前,全市关工委系统专兼结合的“五老”已经有2.7万余人,全市已经建起“五老”报告团146个、“五老”工作室94个。今年5月,“天中‘五老’宣讲团”正式成立,首批宣讲团成员15人。

四十年来,驻马店市关工委始终致力于思想引领。常态化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老少共筑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活动。广泛开展法治教育,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经常性开设道德讲座,宣传传统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全市各级关工委还积极关注并推动解决校园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及校园霸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问题,动员“五老”加入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加强对网吧合法经营的监督,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十年来,驻马店市关工委始终情系困难学子,持续关注农村留守、流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年都联合相关部门、联系社会爱心团体爱心人士,资助困难学子。除了为农村留守、流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生活、学习用品外,全市各级关工委还开展体检、义诊活动,组织志愿者提供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动员“五老”担任“代理家长”,发动返乡大学生参与“一帮一”活动等。

四十年来,驻马店市关工委始终重视机制建设、阵地打造。目前,驻马店市关工委成员单位已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关工委工作“搭台唱戏、借台唱戏、同台唱戏”的联动机制和资源共享、责任共担、项目联办、工作共进的整体合力。杨靖宇纪念馆、鄂豫边省委纪念馆等被河南省关工委命名为“全省第二批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确山县竹沟镇中心小学被命名为全国第27个、河南省唯一的“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

四十年来,驻马店市关工委以突出的成绩获得了多项荣誉。先后17次荣获全国、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多次荣获全省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主题教育先进集体、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汝南县的“五老宣讲团”,新蔡县的七彩暑期公益课堂,驿城区纱厂社区的“儿童成长驿站”“四点半学校”等,是所在地关工委着力打造的得到广泛认可的服务品牌。

回首关山几度,举目征途如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驻马店市关工委将一如既往地发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奉献精神,用情用心用力探索新模式、担当新使命,忠诚党的事业,培育时代新人,奋力谱写关工委工作的新篇章。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