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天中——正阳汉代石阙
记者 李贺建
正阳县地处淮河之滨,正阳在夏朝时为慎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颖川郡,西汉设慎阳县,为正汝阳设县之始。南朝时改名真阳县。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为避讳雍正皇帝名胤祯,因“胤祯”的“祯”与“真阳”的“真”同音,改“真”为“正”,真阳从此改名正阳。
正阳历史悠久,汉代石阙就是例证。
据《正阳县志》记载:“石阙(俗称望乡台)在城东关外,东狱庙前,有石壁似是古代石阙之左部。”按《白虎通义》说:“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在汉代,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标饰门面、炫耀声势的建筑。
正阳石阙。
正阳石阙为单檐四阿顶式子母阙。正阙通高4.25米,子阙高3.05米,为局部刻有画像的石块构砌而成。其结构为:下有基座三层,自下而上第一层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73米,高0.23米;第二层东西长2.66米,南北宽1.50米,高0.23米。其中第一层石材未经加工,为不成形的石块,第二、三层为正规石材。基座上为阙身,由十八块石材组成,高3.59米,阙身上没有表示棰枋的突起,通体以竖纹、斜纹为主。正阙东、南两面可见雕饰、浅浮雕、人物、牛、龙和花纹等图案,北立面有云雷纹、漩纹以及五铢钱纹等雕饰。阙身前后的阙铭和阙款均已佚失,只剩下存放铭文和款石的空龛。最上层为阙顶,阙顶只存屋面层,为单檐四阿式,脊饰已无存。
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地面建筑实物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类型。全国现在尚存30余处。其中河南只有4处,因此正阳石阙作为全国仅存的几处汉代石阙之一,其价值之高是不可估量的。1963年6月,正阳石阙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阳石阙产生于东汉画像石刻极为兴盛时期,是工匠们综合建筑、雕刻、绘画、装饰等技艺创造出来的一组具有代表性的石刻艺术作品。它那雄浑古朴的气势和生动细致的手法,充分显示了汉代人民的伟大艺术创造才能。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该阙对研究中国汉代历史、建筑及石雕艺术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不愧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精彩推荐
- 全力抗旱保秋粮 打响田间“解渴”战
- 确山县:打造田园综合体赋能乡村振兴
- 夏夜思
- 线下“织网”云端“织梦”
- 女孩陪环卫工人父亲扫街 汗水里藏着深深的爱
- 泌阳县:三大产业协同发力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
- 汝南县:干群同心抗旱情 全力以赴保民生
- 确山县举办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分享交流活动
- 柏 城 文 明 绽 芬 芳
- 钢铁铸筋骨 云端架银线
- 故乡那棵弯枣树
- 战高温保畅通 优服务护出行
- “出彩确山人”楷模发布厅暨全国道德模范先进
- 郑春红:扎根基层办实事 履职尽责为人民
- 和兴镇多举措协调水资源
- 驻马店:强化监督 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阀”
- 泌阳县:凝心聚力抗旱情全力以赴保秋粮
- 泌水街道线上线下联动 反诈宣传深入人心
- 新华解码丨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我国拟出台新
- 驻马店市发布8月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