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打造田园综合体赋能乡村振兴
确山县:打造田园综合体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刘军领
风吹稻浪千重碧,田园如画产业兴。8月1日,走进确山县留庄镇稻田公园,翠绿轻抚、白鹭低飞,稻田画色彩斑斓、跃然田园,已进入观赏期的稻田画以阡陌为幕、稻秧着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盛大呈现。
一粒米的科技赋能
在乡村振兴不断推进过程中,留庄稻田公园采用专业公司运营模式,集中连片流转稻田2000多亩,推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同时,和河南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引进、培育优质稻种,结合留庄镇富硒土壤特色,利用薄山湖灌溉带来的天然优势,通过科技赋能,培育出了河南省独有的“留庄大米”特色品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留庄稻田公园通过统一供种、统防统治、订单收购,带动周边七八个村2000多农户种植优质富硒大米近1.5万亩。农户稻米售价较市场均价提高20%以上,且供不应求,年增收300万元。今年6月,留庄稻乡源硒米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第三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上亮相,成了展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幅画”的流量提升
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留庄稻田公园所在的大赵楼村被确定为驻马店市乡村建设示范村,宜居宜业和美的生活环境描摹了浓郁的乡愁。该公园运营公司顺势而为,以稻田艺术画为主的艺术农业开发路径成了吸引流量的新燃点。
每年春季,该公园运营公司联合专业团队设计稻田画主题,通过GPS定位栽种不同颜色稻秧,打造震撼视觉景观。通过稻田画、农作物雕塑、稻艺博物馆、地景艺术等丰富的艺术农业展现形式,搭建起“农业+文化+艺术”的现代农业平台,渲染艺术乡村的浓厚氛围。
专业的规划设计,加上对秧苗生长成熟周期的科学利用,稻田画在整个夏季呈现绝美变幻。节假日高峰单日游客量1万多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民宿、农产品销售收入增长超3倍。
“一模式”的联农带农
“公司带农户、田地可入股、投劳有薪酬”是留庄稻田公园和当地群众之间,在遵循市场规律、长期互信共赢基础上自然而然形成的联农带农模式。
留庄稻田公园不断完善运营机制,实现与农户消费合作、利益共存、风险共担的经济合作模式。在运营理念上精雕细琢,实现“丰富小园子,留客4小时”的农村文旅项目流量变营收的运营支撑。在园区内设立文创产品、农家货展示销售长廊,村民顺势而为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稻草编织、米酒酿制、米糕加工等手工制作。
浓郁的乡土市场环境孵化出12个家庭商铺作坊、3个村级电商直播平台,2024年实现全产业收入500多万元。正在田间整理秧苗的村民赵大叔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租金每亩1000元,我在园区干点零活月挣2000多元,村集体年底还有分红,日子越过越红火。”
留庄稻田公园让农耕文化、田园诗词文化、耕读文化完美结合,营造田园阡陌诗情画意的艺术氛围,加上乡野耕读的研学之风、景观文化的趣味赋能,衍生出相应的产业链和文旅项目。如今,已形成诗田稻艺、接天荷叶、耕读传家、丰年留客、归田园居、智田有方等六大特色板块。
近年来,确山县委、县政府围绕乡村建设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培养体系、培植沃土;不断强化支撑保障,为乡村创业者搭建平台提供“造梦”空间。
2024年,确山县投入资金600万元,配套建设水稻育秧工厂及优质稻米精深加工包装车间,为稻米产业的全链条延展助力赋能。一个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科技农业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崭新呈现,真正让村庄变公园、田园变车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精彩推荐
- 全力抗旱保秋粮 打响田间“解渴”战
- 确山县:打造田园综合体赋能乡村振兴
- 线下“织网”云端“织梦”
- 夏夜思
- 女孩陪环卫工人父亲扫街 汗水里藏着深深的爱
- 泌阳县:三大产业协同发力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
- 确山县举办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分享交流活动
- 柏 城 文 明 绽 芬 芳
- 汝南县:干群同心抗旱情 全力以赴保民生
- 钢铁铸筋骨 云端架银线
- 故乡那棵弯枣树
- 战高温保畅通 优服务护出行
- “出彩确山人”楷模发布厅暨全国道德模范先进
- 郑春红:扎根基层办实事 履职尽责为人民
- 和兴镇多举措协调水资源
- 驻马店:强化监督 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阀”
- 泌阳县:凝心聚力抗旱情全力以赴保秋粮
- 泌水街道线上线下联动 反诈宣传深入人心
- 新华解码丨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我国拟出台新
- 8月1日起 河南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