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除了繁华,还有美味风情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最多的地方,饮食文化也是如此。茶餐厅就是这种文化碰撞的产物。中国粤菜与茶文化的深厚根基,加上西式餐厅的饮食方式,构成了独特的香港茶餐厅文化。这里讲求效率、价格平实(当然跟内地比起来还是小贵),是香港市民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那些热衷于香港生活的导演来说,茶餐厅自然是香港电影中的重要场景和精神元素。例如在盲探里放肆地给“臭肠”拍特写的杜琪峰,在叶问里感叹叉烧饭演变的邱礼涛——在香港,饮食与电影一样,都在毫厘之间体现着他们的生活,以及所谓的香港味道。

如果你是一名访港的游客,大概就会在许多攻略上看到“澳洲牛奶公司”,有人在推荐这家餐厅时用麦兜故事中麦太和麦兜的茶餐厅生活作为例子,确实,这里店面不大、餐位拥挤,但生意一直很好,店员们都是其貌不扬的男性,手脚极快、神情淡漠,地道的香港制造。

这家店坐落在佐敦白加士街,路过时不妨来一碗杏汁炖蛋,或许会找到像电影《麦兜》一样极简又温润的香港味道。当然,如果有热心的香港司机跟你说:“嗰啲都系呃外江佬嘅!”那你需要做的,可能也就是摆正心态啦~
伴随着香港的租金上涨、食材加价,很多传统老店都面临着时代的改造。翠华餐厅在香港有很多家分店,装修比很多街边老店要时尚精良一些,在价格上也要略高。据说,翠华餐厅的老板从前就是一个“外卖仔”,后来硬是开创了一个饮食集团,乃至于内地的翠华餐厅也并不少见。

作为声名远播且还算平价的餐厅,翠华的港式奶茶和奶油猪仔包还是值得尝试的。
蔡澜在主持过的一个谈话节目中,他将自己比作一家小店:只要真的好吃,用不着宣传也照样火爆,做人亦是如此在,只要有真才实干,就不怕埋没。
这家店就是九记牛腩,深藏在中环歌赋街的一条巷子里,无论何时都是大排场龙,进到店内也是一群陌生人挤在一张张小桌子上进餐,老板上菜快、客人们吃得快,翻台率极高;菜单白纸黑字没有参考图,经典菜色也不过是一份牛腩面。

香港中环从来就不缺这样的小店,离九记牛腩不远的士丹利街上,还有一处人潮如织的大排档,但由于卫生环境等因素,大排档在香港已经濒临绝种了。再一拐角的威灵顿街,还有百年老店莲香楼,悠久的历史让这家店拥有别样的镜头魅力。

当然,香港电影里也有很多土豪大馆子,像港岛厅、珍宝海鲜舫等等,也未必都那么拥挤寒酸,不过可能就少了点矫情的人文情结了。
朋友们时常问我,为什么如此钟爱香港这座城市,我想大概是这些香港电影、美食,街头巷尾里的人文风情深深的吸引了我…
精彩推荐
- 诗词书画里的七夕
- 驻马店市中业自来水有限公司积极作为显担当
- 孙召镇:“铁杆”芝麻撑起新希望
- 国网遂平县供电公司 “电力体检”护航新学期
- 2025年河南省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驻马店赛区暨
- 王玲到市委社会工作部调研
- 关于开展“我为河南‘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 陡沟大反攻:沉重打击日伪顽军
- 驻马店:用好“监督利剑”守护群众安居梦
- 市政协召开“完善就业支持体系, 促进高校毕
- 市总工会专项家电家居惠民补贴来袭
- 何文礼:为民路上永不停歇的“暖流”
- 开学返校高峰至 周到服务暖学子
-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主任会议召开
- 开发区民政局线上线下齐发力 惠民政策进万家
- 任芝铭:风雨百年路 赤诚爱国心
- 泌阳楚长城:一段尘封在历史烟云中的记忆
- 上蔡县桃园喜迎丰收季 枝头结出“致富果”
- 确山县:企业携手并进 产业向新而行
- 驿城区老年助餐服务彰显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