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
上蔡,襟带洪汝,钟灵毓秀,历史悠久,人文勃郁。相传,太昊伏羲氏因蓍草元龟共生蔡地,画卦于蔡水之滨,肇启华厦文明。上蔡,夏、商时期属豫州。武王克殷,以蔡地封同母弟度为蔡叔,以有蔡国。春秋时,蔡灭沈(今汝南),其境南接息地、北临陈州,地广天中。
蔡地平衍,中部一冈突起,古名冈山,今名芦冈,俗称卧龙冈。冈山乃豫西伏牛山余脉,南北长
重阳一词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远游》:“集重阳人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古时候人们视奇数为阳,九九相重,谓之重阳。
重阳登高、赏菊、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源于东汉桓景在
重阳节的演变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在两晋时称重阳日为“素节”。唐高宗年间,重阳一词才出现在王勃《九日》的诗句里。随着文化传播,这一避邪祈福的重九之日,逐渐成为华厦民族的民俗佳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句堪为吟咏重阳的千古绝唱。
桓景举家登高之处在芦冈之巅的蔡侯望河楼。古时候,蔡侯望河楼飞檐翘角,碧瓦红墙,登之可望汝水帆影、嵖岈诸峰。楼西侧有啸吟轩与赏菊亭。重九之期,台上苍松柏翠、萸紫菊黄。宋明时期被誉为“芦冈雅地”,天中名楼。据史书记载唐朝大诗人杜甫、孟浩然、祖咏等都曾游冈山,并写下咏菊诗,可惜其石刻在明末战乱中毁殁。现今,其地尚存宋“桓景登高处”残石与欧阳修在知蔡州时写的“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东坡在蔡州道上写的次子由韵诗:“粲粲秋菊花,卓为霜中英。萸盘照重九,缬蕊两鲜明。”石刻。另外,还有宋直贤院学士祖无择、明诗人黄学愚、清康熙年间进士冀景隽、清举人李杰英的四体诗碑。
明清时期,每年的
重阳节代表着一种思念亲人、依恋故土、尊老敬贤、积极向上的浓郁民族情结,坚忍不拔与命运相抗争的民族气节。它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一朵绚丽的奇葩。作为重阳节登高处的蔡侯望河楼当年雄伟壮观的亭台楼阁,已于明末清初之时毁于战火,现存的玉皇阁为清代康熙年间建筑。
近几年来,上蔡县委、县政府注重挖掘重阳节的特有文化内涵。2003年上蔡县举办了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国·上蔡重阳民俗文化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40多位专家、学者会聚上蔡古城,就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行了专题研讨,收集论文60多篇,结集出版了《重阳节发源地——上蔡》专辑,成立了重阳节起源地桓景登高处抢救工程领导小组,修筑了通向桓景登高处蔡侯望河楼的柏油路,以望河楼为中心,拟建占地100亩的重阳公园,开发十二生肖茱萸降囊,冈岭遍植野菊,提升、优化菊花酒酿制工艺,整合重阳文化资源开发,注重重阳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
重阳节的起源年代有神秘的传奇色彩,它的形成、兴起且久盛不衰,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在历代人们逢
由桓景登高避灾而逐渐形成的重阳文化,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一大瑰宝。人祖伏羲在蔡水之滨肇启华夏文明至今,先辈们在生产和生活的具体实践中,对祈求平安吉祥和健康长寿有着共同的企盼。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了天下华人魂牵梦绕、韵味无穷的民俗文化,这就是重阳节由上蔡远播天下近两千年来久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重阳节在两晋和南北朝时称为“素节”,即在
自唐中宗诏令中和、上已、重九三天为三令节始,重阳节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呈现四大特点,即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枝、佩茱萸绛囊和尊老敬老,而登高是重阳节的中心主题。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的桓景登高,虽然伴有浓重的谶语色彩,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记录重阳节起源于桓景登高避灾祈福的历史依据。晋代周处的《风土记》称重阳节为“登高节”。据2003年中国·上蔡首届重阳节研讨会专家研究论证,全国的重阳节俗虽然地域习俗有别,但时逢重阳,有山登山,无山之平原,登楼、登台、登亭、登城、登岗、登土堆等,均与登高有关。
菊是应时花草,霜降之时,唯菊盛开,香味浓重,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祛火之功效。菊花酒曾被仙道术士誉为“延寿客”,上蔡四十五里冈山,沟涧纵横,盛长野菊,从古至今上蔡百姓就有自采菊花酿酒的习俗,
茱萸为秋季成熟的椒科植物,时值
近代以来,敬老尊老已成为重阳节新的主题,由登高、饮菊酒、佩戴茱萸绛囊派生出祝老人健康长寿,又赋予重阳节以新的文化活力,这是由历代文化习俗向现代文明文化内涵延续的充分体现。上蔡县由清至今一直有时值九月九儿女为老人敬呈菊花酒的民俗。老人到七十三岁,女儿、儿媳蒸枣山。枣山形状如塔,各高九层,上捏面羊两只,意为重阳。枣山镶嵌红枣,意为儿女满堂,日子红火。还有老人到六十九岁,女儿送坛陈年菊花酒;老人到八十三岁,女儿、媳妇为老人做身新衣衫的民谣。1989年,国家确定九九重阳节为老人节;
(邹冬梅 辑)
精彩推荐
- 市政协五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
- 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 抓实抓细平安建设工作
- 凝心聚力抓项目 全力以赴促发展
- 王振豪:一路豪歌颂天中
- 河南农吉: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 驱动驻马店农
- 获 奖
- 幼童高铁站误下车 工作人员暖心救助
- 胡友禄:豫南烽火炼就的“铁骨硬汉”
- 河南省多举措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4000亿元MLF操作
- 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
- 河南省口岸通关进入AI时代
- 我国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始终保持严查严打高压
- 河南成功发行政府债券276.8541亿元
- 纳入人才编制!上蔡一高、二高、三高招聘教
- 37℃以上!驻马店再发高温橙色预警
- 科学调度资源 精准靶向施策 毫不动摇守牢粮食
- 泌阳:乡村“微工厂”托起群众致富梦
- 盼 雨
- 四部门发文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