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乡村“微工厂”托起群众致富梦
泌阳:乡村“微工厂”托起群众致富梦
文/图 全媒体记者 方祥
7月21日,记者走进泌阳县杨家集镇晁庄村的电子“微工厂”看到,工人正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如图),一派繁忙景象。
曾经,晁庄村和许多普通乡村一样,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守着土地,经济发展缓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政府积极探索,引入企业,建立乡村车间。
起初,村民对这个车间持怀疑态度。“在自家门口打工,能挣到钱吗?”面对质疑,政府和企业没有退缩。一方面,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免费培训,从最基础的操作技能教起,让村民逐渐掌握了生产工艺;另一方面,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村民积极参与。
45岁的村民李大姐是第一批走进车间的人。“以前我只能在家种地,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好了,在车间上班,每个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李大姐笑着说。像李大姐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车间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让他们实现了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车间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生产初期,由于技术不够成熟,产品质量不稳定,订单也不多。企业没有放弃,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同时,积极拓展市场,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产品逐渐得到市场认可,订单源源不断。
目前,车间已吸纳周边村庄20多名村民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此外,车间还通过租赁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让村集体有更多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晁庄村乡村“微工厂”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泌阳县依托“群雁”效应,乡村“微工厂”借“巢”筑“巢”融合发展,各地通过“企业+村委+工厂”的合作模式,大力助推企业入驻乡村“微工厂”,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达到群众增收、村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产业增强一举四得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今,泌阳县越来越多的乡村“微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以小而精的产业形态,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新动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精彩推荐
- 市政协五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
- 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 抓实抓细平安建设工作
- 凝心聚力抓项目 全力以赴促发展
- 获 奖
- 纳入人才编制!上蔡一高、二高、三高招聘教
- 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4000亿元MLF操作
- 我国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始终保持严查严打高压
- 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
- 河南省口岸通关进入AI时代
- 河南省多举措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河南成功发行政府债券276.8541亿元
- 河南农吉: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 驱动驻马店农
- 37℃以上!驻马店再发高温橙色预警
- 王振豪:一路豪歌颂天中
- 幼童高铁站误下车 工作人员暖心救助
- 胡友禄:豫南烽火炼就的“铁骨硬汉”
- 科学调度资源 精准靶向施策 毫不动摇守牢粮食
- 泌阳:乡村“微工厂”托起群众致富梦
- 盼 雨
- 四部门发文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