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总书记为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指明前进方向

11月17日至1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法者,治之端也。
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5年后再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逢“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新的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意涵深远。
——提出两个“更加注重”。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聚焦建设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两个“更加注重”,为新时代新征程法治中国建设划出重点。
“更加注重法治与改革、发展、稳定相协同”。全面依法治国涉及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必须立足全局和长远来统筹谋划。
当下,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要求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护航发展、维护稳定,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更加注重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根基是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进入新时代,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更高要求,指引法治中国建设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强调两个“全面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的宏阔谋篇布局,如何进一步落为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强调“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通过科学立法奠定良法善治之基,通过严格执法树立法律权威,通过公正司法守护公平正义,通过全民守法引领社会风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以良法善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织密守护美丽中国的法治之网……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号召“合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的“合力”二字,意味深长。
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多方协同、齐心协力。各地各部门上下联动、各司其职,全社会广泛参与、凝心聚力,方能筑牢法治中国的坚实根基。
各级党委(党组)担负主体责任,“关键少数”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法治工作部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广大群众尊法守法、崇德向善……共建法治中国的力量不断汇聚,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宏伟蓝图一步步成为现实。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号角已经吹响,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策划:邹伟
主编:杨维汉、朱基钗
主笔:罗沙、齐琪
视觉:金小茜、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精彩推荐
- 平舆:跨境电商领跑数字经济新赛道
- 科技赋能助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 花庄镇:培育红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驻马店“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 300余幅珍贵图片 展现驻马店60年辉煌成就
- 驻马店市高效推进民族成份变更 “一件事”服
- 重点群体自主创业,可享税收优惠?人社部解答
- 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1
- 我国牵头的首个武术培训ISO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 河南将培育20个左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
- 服务消费崛起,铸就超大规模市场新引擎
- 我国已建成省级以上绿色矿山超5100家
- 河南省发文打造高品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 2025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 河南高校86个
- 黄淮学院动画学院获奖数量创新高
- 烟火气里藏“文脉” 这12条街入选省级旅游休
- 驻马店启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
- 冬夜铡草暖
- 教育部等5部门发布20条举措,实施学生体质强
- 河南调整部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