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岳寺乡:石磨香油香飘群众致富路
小岳寺乡:石磨香油香飘群众致富路
全媒体记者 刘永奇 通讯员 周子翔 周金高
在上蔡县小岳寺乡,有一个30余载的老品牌——“岳香”香油。如今,它不仅是千家万户餐桌上的味觉记忆,更化作带动村民增收的“金钥匙”。
11月2日,记者走进小岳寺乡岳香油厂,浓郁的芝麻香油味扑鼻而来,炒芝麻的滋滋声、石磨研磨的沙沙声此起彼伏。油厂负责人张玉国与村民们精选颗粒饱满、质量上好的本地芝麻,经过清洗、磨浆、搅拌、沉淀等一系列制作程序,再用石磨细细研磨,经过兑水、搅拌、沉淀等多道工序,才制成香味醇厚、清澈无杂质的石磨香油。
据悉,张玉国于1990年在小岳寺乡正式创办香油厂,并于1993年为香油注册“岳香”商标。张玉国带着对传统工艺的热爱,花3年时间在郑州粮食学院自学油脂工艺,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油厂车间里,最常挂在张玉国嘴边的话就是“炒芝麻籽的火候、磨盘的转速、浇水的多少,每一项都关乎香油的品质,火候不到香度不足,转速过快则破坏营养”。
“我们采取传统石磨工艺与现代化设备相融合,既保留了低温低压榨取的营养优势,又实现了规范化生产,让‘岳香’香油始终保持香味持久、久放不沉淀的特质。”张玉国说,“油厂年产芝麻油100余吨,年产值超300万元,每年消化当地芝麻油200余吨。我始终坚持‘以信誉求发展、以品质求生存’,让大家吃上放心正宗的芝麻香油。”
从本地餐桌到外地市场,从线下口碑到布局电商的多元探索,“岳香”香油的飘香半径不断扩大。
目前,在小岳寺乡芝麻产业已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联动模式,企业稳定的原料需求让村民种得放心,而优质原料又反哺着“岳香”的品质口碑,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让“小芝麻”撑起“大产业”,让老品牌在致富路上持续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小岳寺乡党委、乡政府将“岳香”香油作为特色产业重点扶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本土品牌,推动产业带动种植发展与村民增收的双重效应,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力。
精彩推荐
- 驻马店市军供站架起军民连心桥
- 山明水秀 福地洞天
- 河南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闭幕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5日返回地球
- 不只是“多了两个假” 中国多地推行中小学春
- 3枚金牌 河南运动员2025匹克球世界杯获佳绩
- 驻马店市职工舞蹈团成立
- 小岳寺乡:石磨香油香飘群众致富路
- 陈老庄村妇联:“巾帼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货车突然起火 交警紧急扑救
- 驻马店“十四五”生态答卷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 我国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
- 新蔡县纪委监委 精准监督护航特色产业发展
- 谈“过程”
- 2025年“119”消防宣传月消防安全知识有奖竞
- 市生态环境局平舆分局靶向治污护生态 守护碧
- 境外间谍瞄准青年学生 国家安全部解析典型案
- 贴息1%!河南推出“豫农担—救灾贷”为农护
- “豫排”能打又会玩 赛事经济含金量还在上升
- 6部门联合开展1年专项整治打击“黑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