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共筑乡村振兴幸福家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共筑乡村振兴幸福家
——汝南县罗店镇聚力构建各族群众团结富裕新格局
本报记者 张遥驼
初秋的宿鸭湖面薄雾未散,汝南县罗店镇李岗村麦草画工坊里,村民赵静梅正帮回族妇女李历芳调整麦草纹路:“顺着纤维剪,荷花才灵动。”李历芳鼻尖沾着麦屑笑答:“做好后就送给群生师傅,谢谢他帮俺家修好了堆肥机!”
伴随麦草的清香,一幅充满暖意的民族互助美好画卷跃然而出。近年来,汝南县罗店镇党委、镇政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纽带,以治理为保障,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奏响了一曲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华彩乐章。
组织引领 筑牢民族团结“压舱石”
位于宿鸭湖畔的罗店镇,居住着汉、回、壮、苗等9个民族,总人口5.4万人。为做好民族工作,罗店镇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定盘星”,从“强队伍、建阵地、传声音”三个方面发力,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植人心。
建强“主心骨”,各族干部挑大梁。该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选拔政治过硬、熟悉民族工作、群众信赖的各民族优秀干部,调整高学历、工作有干劲的退伍军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实现“年龄降、学历升”的优化目标。同时,不仅实施“头雁”培育工程,定期组织村干部参加民族政策培训,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年度教育计划,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培训等强化干部认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根基”。
打造“文化窗”,促进民族文化交融。该镇精心打造“石榴籽”主题文化广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村史馆民族交融展陈3处特色阵地,让民族团结元素融入日常景观。同时,挖掘天中麦草画、罗卷戏等地方文化资源,举办“同心共筑中国梦”艺术展演,让传统文化在各族群众互学互鉴中焕发活力。2024年罗店镇“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夏季村晚活动中,罗卷戏《朝阳沟》唱段获市文广旅局通报表扬。
创新“宣讲圈”,厚植共同体理念。该镇组建18支“草根宣讲团”,其中少数民族代表、创业好青年等12人,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生产一线,用乡音土话讲述民族团结故事,累计开展活动32场,覆盖群众2300多人次,成为民族团结的“传声筒”。在罗店镇中心小学,常态化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课堂,每年开展14场“护苗绿书签”活动,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产业共富 奏响共同富裕“同心曲”
在汝南县明振麦草画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回族妇女陈双满在学习熨烫麦秸秆。“学会这门手艺,每月能增收2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陈双满欣喜地说。
“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总钥匙”,罗店镇立足“资源互补、产业互嵌”,打造了一条“跨民族协作、全链条增收”的共富路。
特色联营,麦草画开出“致富花”。罗西村村民赵俊明有麦草画手艺却无场地,李岗村有闲置厂房却无产业。罗店镇党委牵线两村党支部结对帮扶,成立明振麦草画公司。通过开展技能培训,168名周边群众实现居家制作麦草画,其中少数民族14人,每人每年增收6000多元。如今,该公司资产已达3.8亿元,产品远销欧美、日韩,让民族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利益联结,荷花田串起“幸福线”。李岗村依托天中高科特色荷花种植产业,带动罗西村16名群众就业,20多户群众开展荷花种植,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罗西村牛羊养殖大户将粪便进行堆肥处理,供给李岗村大棚种植户,既美化环境又提升作物产量,形成循环产业链,各族群众在合作中共赢。
互嵌发展,结对子融进“产业链”。汉族技术员指导回族村民提升无人机飞防技术,回族工匠传授木工技艺给其他民族青年……罗店镇注重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组织15对“跨民族致富能手结对子”,不同民族群众在同一产业链条上分工协作、相互学习、共同劳动中加深了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发展格局。
乡村治理 守护民族团结“平安线”
“服务队就像家人一样,有了难题都会主动帮着解决”。2024年,一名少数民族群众因子女入学犯了难,“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对接教育部门,帮助其办理入学手续。
罗店镇创新治理模式,将民族工作纳入网格职责,组建4支由党员骨干、各民族代表等组成的“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困难帮扶、文化传承等服务,用“微服务”守护“大和谐”。
公约“聚民心”,共守文明新风。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群众的自觉意识,罗店镇各村修订村规民约,将民族团结、邻里互助、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其中,成为各族群众共同的行为准则。不仅如此,还大力选树宣传“民族团结示范家庭”“好邻居”等身边典型12个,用榜样力量凝聚人心。2025年8月,《光明日报》报道了罗店镇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典型做法。
如今的罗店镇,宿鸭湖的水滋养着黄土地,麦草清香里蕴含着手足相亲。在这片沃土上,“民族团结之花”将会开得更加艳丽。
精彩推荐
-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共筑乡村振兴幸福家
- 舌尖上的“守护者 ”
- 市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入选2025年度国家级知
- 西平县:“心治”赋能基层善治
- 驻马店海关 “三链协同”赋能县域外贸逆势突
-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 同比增
- 我国牵头制定的气候环境试验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 河南省外贸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
- 应对湿涝晚播 河南有“技”可施
- 2026届河南省高校毕业生金秋校园招聘月启动
- 汝南县科技创新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 @非机动车驾驶人 这些交通违法行为正在整治
- 师生情
- 紧急救援 爱心接力
- 西平:精准发力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 河南省第十五届高校棋类联赛总决赛在驻马店市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
- 今年前三季度郑州航空口岸跨境电商出口货运量
- 平舆县纪委监委绘就乡村振兴清廉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