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天心阁:从铁血壁垒到文旅新地标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瑞平 唐江澎 张炎炎
曾经在古城墙上筑起铁血屏障的天心阁已升级为湖南首个光影主题公园,成为长沙文旅新地标。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摄
一座天心阁,半部长沙史。“从进入天心阁的那一刻,你所呼吸的每一口空气、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历史。”7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由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青年学子组成的寻访抗战印迹小分队由东北门踏入天心阁景区,深入探访这座见证过长沙最壮烈战火的潇湘古阁。
古城墙上筑起铁血屏障
三次长沙会战和长衡会战中,天心阁都是敌我双方殊死争夺的焦点。中国将士依托这古老城墙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一次次粉碎日寇“以战迫降”的狂妄野心。
1941年12月底,日军为打通粤汉交通线,以12万兵力发动了对长沙的第三次进攻。在天心阁即将失守的危急关头,中国守军反守为攻,第10师和第12师共同吹响冲锋号角,在岳麓山炮台及守卫天心阁的重机枪掩护配合下,打得日军仓皇而逃。
当年的战争烽火,似乎依然在耳畔鸣响。记者一行穿过市民休闲广场,只见古朴庄严的崇烈塔、崇烈门、崇烈亭沿石阶而上依次排开,无声诉说着长沙会战的悲壮。
穿过崇烈塔,便是1946年建设的崇烈门。四根门柱上镌刻着两副对联,主联“气吞胡羯 勇卫山河”中的“胡羯”直指日寇;侧柱篆书对联“犯难而忘其死 所欲有甚于生”,则道出了抗日阵亡将士为国赴难奋不顾身、为了理想宁可捐躯的伟大民族精神。站在崇烈门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黄荀初感叹:“两副对联读起来荡气回肠,让人不禁对抗战将士的民族气节和献身精神肃然起敬。”
经崇烈门拾级而上,穿过崇烈亭,便来到了景区的文物保护区——天心阁阁楼和古城墙区域。因占据长沙城内制高点且城防设施众多,这里历来是城池防护的要塞和兵家的必争之地。
“快看,这些都是我找出来的新宝贝!”采访当天,天心阁文史专技人员沙伟兴奋地向大家展示了12张新发现的从天心阁古城墙角度拍摄的长沙会战老照片。近年来,沙伟和天心阁管理处的同事们一直致力于天心阁各项史料的发掘和保护:“用历史说话,让更多的人通过天心阁铭记抗战历史、更了解长沙!”
“文夕焦土”化身文旅地标
战争的烽烟已经远去,天心阁所承载的历史和记忆却不会消失。1983年,长沙市政府将毁于文夕大火的天心阁阁楼在原址重建,千年名阁重现生机;2005年,天心阁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位于蔡锷路的天心阁西门片区,如今被改造成天心阁历史文化街区。抗战老照片被放大框裱在青灰色文化墙上,吸引行经的市民、游客停下脚步,重温那段悲壮的历史。
从西门进入天心阁景区广场左侧,一尊巨大的警示钟雕塑矗立于此。这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长沙市政府为纪念1938年文夕大火所修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警示钟前,一名父亲正在给8岁的儿子讲述文夕大火的历史。
2024年,曾是湖南第一座市民公园的天心阁,在建园百年之际,嬗变为湖南首个光影主题公园。每当夜幕降临,高耸的天心阁阁楼灯光璀璨,古城墙通过光影技术成为最具历史感的打卡文化墙。天心阁公园光影项目负责人吴颖姝介绍,改造后的天心阁,游客停留时长提升了300%,购票进入天心阁核心景区的游客数同比增长135%,游客满意度超95%,项目还获评2024年长沙市年度影响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实践案例。
“站在古城墙上聆听抗战先辈的英勇事迹,这种实景体验与从课本学习的感受完全不一样。”登古城墙远眺,岳麓山、湘江尽收眼底;近瞰,长沙第一高楼IFS国金中心仿佛触手可及。“古今‘长沙第一高’在此同框,这种感觉太神奇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刘怡佳禁不住连声赞叹。
历史从未远去,发展从未止步。天心阁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彭枫婷介绍,天心阁(西文庙坪)历史文化街区被纳入全省十大重点历史文化示范街区,天心阁街区已晋升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昔日抗战烽火地,如今已成长沙文旅新地标。
精彩推荐
- 王玲到正阳县调研
- 把基层的“哨声”变成群众的“掌声”
- “十四五”期间驻马店制造强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 李宝清深入确山县竹沟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参加活
- “十四五”期间驻马店制造强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 国宝安家!子弹库战国帛书正式入藏湖南省博物
- 驻马店日报社启动“星级报迷”寻访活动
- 手握本科学历,这些年轻人为何选择“反向深造
- 驻马店市书法名家大讲堂开讲
- 遂平:百亿食品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 挣钱
- 国网正阳县供电公司供电服务到田间
- 国开行河南分行发放2025年度首批生源地信用助
- 王玲到遂平县调研
- 平舆:善治繁花满城开
- 驿城区:多元文旅业态点燃假日经济
- 市公交公司 “双节”期间输送乘客约139万人次
- 杨志刚:用乡土智慧化解村民纠纷
- 央企赋能 绘就新蔡乡村振兴新画卷
- 诗意与乡愁的双重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