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龟兔又“赛跑”》掀起模仿热潮 河南籍编导谈创意

儿童舞蹈《龟兔又“赛跑”》在全球掀起模仿热潮,河南籍编导曹磊谈作品创意

“我们把讲给孩子的寓言二创为世界愿意倾听的故事”

曹磊

网友模仿舞蹈动作

《龟兔又“赛跑”》演出现场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杨晓妍/文受访者供图

近日,一段5分钟的儿童舞蹈《龟兔又“赛跑”》视频,在全球掀起模仿热潮。

不久前,该作品荣获第十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最高奖项——“小荷之星”金奖。

中国舞蹈家协会少儿舞蹈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儿童中心艺术团艺术总监、《龟兔又“赛跑”》舞蹈编导曹磊接受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专访时称,此次创作脱胎于大众熟知的寓言。在内卷环境之下,这位河南籍编导希望用舞蹈为教育减负发声,将舞蹈“跳”进家长心坎。

这个舞蹈需要极强的身体控制力

顶端新闻:《龟兔又“赛跑”》舞蹈的编导灵感和创作初衷来源于什么?

曹磊:创作初衷是希望强健少儿的体魄与毅力,提升身体素质。舞蹈中创新融入红绿灯等元素,寓意在快节奏中,允许孩子适时休息、欣赏风景,希望打动家长,反映当代教育减负主题。不仅舞者能受益,也引起家长与观者的共鸣,是一次双赢的探索。

顶端新闻:你认为《龟兔又“赛跑”》能够迅速出圈并火爆外网的原因是什么?

曹磊:其实作品能走红、出圈,我也感到意外,甚至有“为国争光”的自豪感。舞蹈中我融入了不少健身的动作,比如深蹲、臀桥、波比跳等,确实难度很大。经过多月的练习,孩子们都练出了腹肌,正因为这个舞蹈需要极强的身体控制力,所以引发外国观众好奇,去尝试、去挑战。

让每个观众都能在作品中找到自己

顶端新闻:国内外不少网友留言点赞《龟兔又“赛跑”》,儿童舞蹈作品如何做到打破国界直击观众心灵?

曹磊:现场包括网上很多家长看到这个节目,都跟我反馈说看得流泪。他们的孩子有的像台上的乌龟,爬得很辛苦;有的像始终玩命往前奔跑的兔子,跑得很累。通过舞蹈,家长能直观体会孩子的不易,当双方卸掉身上重重的壳和大大的负担时,孩子们变得快乐起来,身在职场的观众也能感悟在快节奏生活中放慢脚步、感受美好世界的重要性,这种情感的聚焦和释放,让作品和观众同频共鸣。

顶端新闻:优秀的文艺作品衍生为一种新的“文化输出形态”,破圈有什么密码?

曹磊:教育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我们把讲给孩子的寓言,二创为世界愿意倾听的故事,围绕“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引导孩子们在不断地追逐和比赛的过程中,与自我和解、彼此互助,也让每个观众都能在作品中找到自己。

让中国儿童舞蹈成为文化自信的鲜明符号

顶端新闻:不少网友都呼吁《龟兔又“赛跑”》能走上更大的舞台,你和舞者们之后的规划是什么?

曹磊:好的作品一定会从爆红转为“长红”。东方的兔步韵律已经有了世界回音,我们也会继续做好文化输出,让中国儿童舞蹈成为文化自信的鲜明符号。

顶端新闻:作为资深从业者,你认为新时代下的儿童舞蹈创作重心在哪儿?

曹磊:一个优秀的儿童舞蹈作品,不仅要展示中国少儿的艺术表达力和凝聚力,也要聚焦社会问题,比如促进教育减负和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我始终坚持儿童本位创作原则,遵循童心、童趣、童真的“三童理念”,尊重儿童需求、认知水平与情感表达——既不低幼化,也避免成人化倾向。我主张儿童舞蹈作品应该“用孩子视角讲述孩子故事”,在新时代背景下,作品应符合当代儿童认知,同时贴近儿童情感,传递正能量。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