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驱王景瑞:矢志不渝跟党走
革命先驱王景瑞:矢志不渝跟党走
本报记者 张 锟 吴 丹
在中国革命的壮阔画卷中,有一位从山东贫农家庭走出的战士,用一生践行着对党的忠诚与信仰。他就是王景瑞,一位在战火中淬炼成长、在风雨中坚守初心的革命先驱,用九十六载人生书写了一部矢志不渝的奋斗史诗。
1905年,王景瑞出生于山东省崂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在青岛当工人、店员,深切体会工农疾苦。1927年1月参加革命,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起历任青岛市委职工运动部部长、市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中组织工人运动。1929年5月,他任山东省委委员兼淄博特派员,却不幸于7月被捕入狱5年。然而,牢狱之灾并未消磨他的意志,1934年7月被保释出狱后,他迅速投身工作,担任青岛市委组织部部长,继续秘密工作。
1938年春,王景瑞随青岛市委转移到鲁东南,后赴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经周恩来同意,他进入确山竹沟的中共河南省委教导队学习,投身豫南抗日斗争。担任确山县委书记时,他举办抗日保乡会,大力发展党组织,使全县党员数量从50人迅速增长到500人,并建立了4个区委。
面对敌顽县长捕杀志士,他派人赴武汉控告,成功驱逐反动县长;安排党员掌控县警察局,建立秘密党支部;组建50多人的抗日救亡服务团和30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亲任政治教导员,在信阳一带歼敌数十人,狠狠打击日伪气焰。
1939年9月,王景瑞任竹沟地委书记,年底参与组建汝南地委。1940年5月,他接任汝南地委书记,以开杂货铺为掩护开展工作。他兼任正阳县委书记期间,依靠余旭轩、许尚珍等统战人士掩护,整顿巩固党组织,发展20多个红色村庄;建立交通联络站和情报网;派党员进城教书和求学,营救被捕学生、惩处反动分子。1940年秋,他部署除掉汉奸李应超,处决残害百姓的匪徒。
1941年初,王景瑞执行干部撤退任务时被国民党顽固势力扣押,他沉着应对,以统战关系争取释放并完成报信任务。随后他奉彭雪枫之命赴豫东撤退干部,虽遇激战受阻,仍成功将罗山县委的一批干部安全转移到新四军五师抗日根据地。他带领汝南地委和正阳县委组织干部撤退,不仅向大别山撤退县区级干部200多人,还护送河南省委、安徽临泉党委负责人及延安政治交通员等百余人安全抵达五师抗日根据地,为党保存了宝贵的干部力量。同时,还组织武装迫退进犯日寇,惩处勾结日军的特务。
1946年6月,王景瑞随中原部队突围,8月绕道千里返回确山,任信确桐工委委员,恢复30多名党员组织关系,建立杨店区委。1947年2月,他接任工委书记,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京汉铁路东,依靠统战力量建立秘密机关,派党员以保长身份开展地下斗争,处决特务保长和惯匪。同年3月,他派人北上与豫皖苏区党委取得联系,5月到黄泛区汇报工作,推动信桐工委改为汝正确信工委。
6月中旬,他组建地方游击队,在正阳、确山等地打击特务和乡保长。8月,刘邓大军南下时,他派人与一纵19旅联络,获赠100多支枪,为游击队发展奠定基础。9月,他率队枪毙特务乡长,瓦解胡冲店反动政权。
1947年10月,王景瑞带领300多名游击队队员与豫皖苏挺进纵队会师,随后汝正确信工委改为汝正确县委,他任书记、政委兼县长,带领县大队开展打恶霸分粮食斗争,袭击宋店乡公所,缴枪20多支,截击国民党军20师,活捉敌兵10多人。经过一年多的游击战争,正阳县大队已有300多人,建立4个连队、1个骑兵队和1个宣传队,成为当地抗日反顽的中坚力量。
1948年1月,王景瑞奉命到临泉开展土改,后到中原局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王景瑞历任武汉市总工会劳保部长、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推销局代局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等职,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建设奋斗。1982年,他离休后仍心系党和人民事业。2001年9月22日,王景瑞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这位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老战士,用一生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在白色恐怖中发展组织,在枪林弹雨中抗击敌寇,在地下斗争中巧施谋略,在建设时期勤勉履职,用忠诚与智慧书写了波澜壮阔的革命人生,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精彩推荐
- 座谈会现场的特殊客人
- 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15次(扩大)会议
- 全市密植滴灌技术推广会议召开
- 革命先驱王景瑞:矢志不渝跟党走
- 铭记中原烽火征程 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 为9名见义勇为英模子女发放助学金
- 铭记历史是为了 更好地走向未来
- 民政部今年计划编写23项民政行业标准
- 科技铺就稻米金光大道
- 驻马店市民生福祉跃上新台阶
- 河南省成功发行政府债券293.3818亿元
- 1650亿立方米!我国又一大型页岩气田诞生
- 驻马店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
- 严明纪律要求 筑牢升学季廉洁防线
- 瓜果经济让乡村振兴“有滋有味”
- 黄花菜铺就富民增收路
- 张大生:兵心映初心 大爱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