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交:努力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者
陈应交:努力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者
本报记者 张新理 通讯员 水 涛 陶文友
陈应交向群众科普健康知识。 (资料图片)
在新蔡县河坞乡,有这样一位白衣天使,她既是乡卫生院的护士长,又是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她以医者仁心守护群众健康,以代表担当传递民声民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她就是驻马店市第五届人大代表、新蔡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河坞乡河坞卫生院护士长陈应交。
早上7时,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河坞乡卫生院,陈应交已开始她一天的工作。检查病房、配药打针、安抚患者,这些看似平凡的护理工作,她一干就是二十余年。“穿上这身白大褂,就得干好这份工作”,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对职业的坚守与热爱。
在河坞乡卫生院工作期间,面对的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陈应交深知,自己不仅要做好护理工作,更要给予他们家人般的关爱。她练就了一手“绝活”——儿童静脉穿刺,被小患者亲切地称为陈阿姨。“陈阿姨来给我扎针,一点都不疼”——这是孩子们对她技术最好的肯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陈应交主动请缨前往隔离点工作。45个日夜里,她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每班6小时不吃不喝,只为节省一套防护物资。疫情放开初期,面对每天200多名发热患者,即使自己高烧39℃,她仍坚守岗位,带领3名同事完成繁重的护理工作。同事说:“有陈护士长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陈应交始终牢记“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走访群众时收集的意见和建议。3年来,她累计记录群众诉求200多条,参与新蔡县、乡人大组织的视察调研活动30多次。在履职人大代表走访中,陈应交发现农村灌溉机井年久失修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经过深入调研,她在市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对灌溉机井建立维修保障机制的建议》。这份建议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推动全市建立了农村水利设施长效管护机制,惠及数万农民。
“人大代表不是荣誉称号,而是沉甸甸的责任。”陈应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依托代表联络站累计接待群众300多人次,推动解决了村道硬化、路灯安装、低保申请等民生问题20多件。村民们都说:“有事找陈代表,她真给我们办事。”
除了本职工作,陈应交还牵头组建了“义诊宣讲团”,走村入户开展义诊和健康科普活动。3年来,她带领团队走遍全乡所有行政村,举办科普宣传活动20多场次,覆盖群众5000多人次。从高血压防治到儿童急救知识,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健康理念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4年冬天,在一次义诊途中,陈应交遇到一名突发高热惊厥的儿童。情急之下,她将自己的手指伸入孩子口中防止咬伤舌头。孩子转危为安后,她的手上却留下了深深的齿痕。当同事问她疼不疼时,她只是笑笑说:“孩子没事就好。”
在河坞乡,陈应交还是出了名的“好媳妇”。她十几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公婆的事迹,被当地传为佳话。她却说:“孝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面对“新蔡县基层卫生技术优胜者”“最美护士”等荣誉称号,陈应交始终保持谦逊。她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护工作者,做的都是分内之事。”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品格,让她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谈及未来,陈应交目光坚定:“我将继续做好‘健康守护者’和‘贴心代言人’,既要宣传好党的政策,又要反映好群众心声,在乡村振兴中贡献人大代表的力量。”从白衣天使到人大代表,陈应交用仁心医术守护当地群众身体健康,用责任担当传递民声民意。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温暖着河坞乡的千家万户。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使命担当,也看到了千千万万基层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精彩推荐
- 市中心城区80余条中小学生定制公交线路为家长
- 豫南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
- 统战薪火耀中原 勠力同心坚如磐
- 陈应交:努力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者
- 服务群众零距离 上门认证暖人心
- “六轮驱动”打造平安边界
- 我的北京鲁迅文学院之行
- 159人!驻马店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
- 37℃以上,驻马店今日仍是高温!
-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自2025年1月1日起施
- 河南“无感迁移”让企业来去“更自由”
- 点赞! 兄妹双获搏击金腰带
- 我市10项市定民生实事进展顺利
- 泌阳县:移风易俗激活乡村文明“一池春水”
- 市场监管总局拟对公用事业领域反垄断出台新规
- 2025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 河
- “十四五”农村公路规划主要目标已提前完成
- 体育总局竞体司:坚持开门、开放办竞技体育
- 百年学府“靖宇魂”文明花开别样红
- 小菌菇撑开“致富伞”助农增收路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