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小菌菇撑开“致富伞”助农增收路更宽

泌阳县

小菌菇撑开“致富伞”助农增收路更宽

本报讯(记者 方 祥)近日,泌阳县铜山乡楼房岭村食用菌基地大棚内暖意融融,一丛丛洁白翠绿的草菇从菌床上探出头来,层层叠叠如撑开的“小伞”,散发着清新的菌香。村民穿梭在菇床间,指尖轻掐、装筐称重,忙碌的身影与丰收的菌菇构成一幅生动的乡村致富图景。这是泌阳县依托食用菌产业助力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鲜活缩影。

在该村草菇种植基地,一排排标准化菇床上,饱满的草菇簇拥生长,鲜嫩欲滴的菌盖带着晨露的湿润,随手摘下一朵,便能闻到自然的清香。“这草菇金贵着呢,耐高温、长得快,20天左右就能出菇,亩产轻轻松松过万斤。”该基地负责人说,“草菇不仅口感清脆爽口,还富含高蛋白和多种氨基酸,是夏季清热解暑的佳品,一上市就成了市场香饽饽。”

效益可观是草菇产业扎根乡村的硬底气。据测算,楼房岭村草菇种植亩均效益5万多元,相较于传统农作物,收益翻了数倍。更关键的是,草菇种植周期短、见效快,非常适合山区农村推广。“以前种玉米、花生,一年忙到头也就够糊口。现在在基地种菇,管护简单,收入还稳定。”正在采摘草菇的村民王大姐算起经济账,脸上笑开了花。

产业旺了,就业岗位跟着来。在草菇丰收期,该基地每天都有20多名村民忙碌其中,从菌床管理到采摘分拣、从打包称重到装车运输,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本地村民的参与。这些岗位优先吸纳脱贫户和留守劳动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不用外出打工,每天能挣80元,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李大哥一边麻利地装筐,一边讲述着生活的变化。据统计,仅草菇产业一项,就带动楼房岭村脱贫户年人均增收近万元,为农村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楼房岭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是泌阳县聚焦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泌阳县始终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立足山区气候适宜、生态优良的独特优势,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草菇、香菇等特色食用菌种植。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举措,该村不仅培育出多个标准化种植基地,还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让小菌菇真正成为村民的“致富菇”。

目前,泌阳县食用菌种植遍布全县20个乡镇(街道),总产量45万吨,各类食用菌从业人员20多万人。

如今,在泌阳县的山间田野,一个个食用菌大棚如珍珠般散落,撑起了村民增收的“致富伞”。从铜山乡的草菇到全县各地的特色菌菇,食用菌产业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带动更多村民踏上稳定增收之路,让乡村振兴的脚步迈得更稳、走得更远。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