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连着大文明
丁新伟
民以食为天。餐桌是日常生活的核心场景之一,一日三餐承载着浓郁的人间烟火味,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推动文明餐桌成为你我的自觉行动和社会共识,是文明风尚塑造行动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个人层面来说,文明餐桌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在餐桌上,一个小小的“光盘”举动,一次对服务员“少点些”的叮嘱,都展现着个人对劳动的尊重、对资源的珍惜。从社会层面来看,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和节约关乎国计民生。倡导文明餐桌,能够减少粮食浪费,保障粮食安全,是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有力支持,也能让文明用餐成为风尚,社会更加和谐有序、充满正能量。
近年来,河南积极推进文明餐桌建设,举措多多、成果满满。从机关食堂到学校餐厅,从城市酒店到乡村饭馆,“珍惜粮食”“光盘行动”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时刻提醒人们反对浪费、崇尚节约;餐饮企业积极响应号召,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提供打包服务,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避免浪费;全省学校通过开展“光盘打卡”等活动,培养学生们的节约意识,争做“光盘小达人”……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让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合理搭配饮食、拒绝野味等,不但形成了节俭节约、健康饮食的浓厚氛围,也筑牢了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餐桌举止非小事,一勺一筷见文明。近年来,“舌尖上的浪费”治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显现成效,但节假日期间,随着聚会宴请增多,吃不完、不打包等餐饮浪费现象仍有发生。文明餐桌建设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监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对积极践行文明餐桌的餐饮企业给予奖励,对浪费严重的进行督促整改。餐饮行业要创新服务方式,减少因菜品分量不合理导致的浪费。学校和家庭要从娃娃抓起,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好习惯。要用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文明餐桌知识,曝光浪费行为,营造浓厚的节约氛围。
小餐桌连着大文明。餐厅里轻声交谈,自助餐按需取食,家庭聚餐尊老爱幼……看似细微的行为,展现着一个人的素养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让我们携手共进,从每一次用餐做起,从自身做起,让文明餐桌成为河南的一张亮丽名片。
(转自2025年8月12日《河南日报》)
精彩推荐
- 驿城区老年助餐服务彰显品牌效应
- 泌阳楚长城:一段尘封在历史烟云中的记忆
- 确山县:企业携手并进 产业向新而行
- 何文礼:为民路上永不停歇的“暖流”
-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主任会议召开
- 任芝铭:风雨百年路 赤诚爱国心
- “回家过节——西安狮吼·情系 樊粹庭”活动举
- 王富业重返部队分享为民初心
- 为揽客擅拆交通护栏 烧烤店老板被拘三日
- 驿城区纪委监委狠刹“升学宴”“谢师宴”歪风
- 故园的无花果
- “抗战英雄村”杨屯红色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引
- “河南好人”刘永欣危急时刻冲在前
- 教育内容丰富多彩 忠诚担当铸魂育人
- 雪松社区:党建引领聚合力 绘就幸福新图景
- 社保卡遗失不用慌!补换流程来了
- 国产盾构携“产品生态圈”出海
- 热知识!你该怎么抓特务?国安部“保姆级教程
- 前7个月河南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3.4%
- 看中医为何也要照B超、做CT?“望诊”融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