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王富业重返部队分享为民初心

昔日英雄连队战士 今日深井救人英雄

王富业重返部队分享为民初心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贺永明)日前,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与官兵们热烈的掌声,正阳县油坊店乡赵店村党支部书记、退伍军人王富业回到了阔别17年的老部队——抗洪救灾模范周丽平生前所在连队,为全体官兵作事迹报告。此次重返这个“第二故乡”,他不仅重温了军旅岁月,更带来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深井救人故事,以及自己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扎根乡土、续写担当的基层实践经历。

报告会上,王富业受到了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他与官兵一同向周丽平烈士塑像敬献鲜花,参观了事迹展陈,随后结合自身经历,深情回顾了今年8月3日倒吊深井救援落水村民的生死时刻。当王富业走上讲台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且经久不息。他抬手敬了个军礼,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或年轻或熟悉的面孔,仿佛看到了19岁刚入伍时的自己。“我今天不是来给大家讲啥大道理的,就说说我那点事儿——8月3日中午,我是咋把村民余小英从60米深的井里拉上来的。”他的讲述从那通33秒的求救电话开始,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电话里村民霍道杰的声音很急切,我换掉浇地的拖鞋就跑。”他描述着赶到现场时的场景:井口像个黑洞,村民们围着井台手足无措,“我趴在井口喊‘余小英’,十几秒后听到一声微弱的回应,那声音软得像棉花,我知道,不能等了。”在消防救援力量尚未到达的情况下,他毅然决定倒吊下井。没有专业防护装备,他头朝下深入到直径30多厘米、深达60米且井壁错位变形的井中。“大约在30米的水面,我摸到了余小英。她1米7的个子,100多斤的重量,我只能死死抓住她的衣领,用脚晃动绳子发出信号,示意村民向上拉。”王富业比画着在井中调整身体的动作,当说到被卡在离井口五六米处的危急时刻,室内鸦雀无声,只有他的声音在回荡:“余小英的胳膊卡在井管里动不了,我头朝下倒悬着,血往脑子里冲,眼前一阵阵发黑,感觉血管要炸了。但我知道,松一秒,俩人命就没了,我就腾出一只手把她胳膊使劲按下去。”王富业坦言,能在体能耗尽、险象环生的关头坚持下来,得益于部队多年锤炼出的过硬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信念。“部队的训练是关键时刻的‘硬底气’”他说,“那些日复一日练就的体力、技巧和刻进骨子里的纪律感,让我能扛住压力、冷静处置。”历经半小时的艰难施救,其间他多次被井壁刮伤,一度因倒悬时间过长而头晕目眩、几近虚脱,最终成功将村民救出。

王富业1996年入伍,在原部队服役12年,其间养猪、种菜、厨师、战斗等岗位都干过,被评为“优秀班长”“优秀士官”,荣立个人三等功,2008年还被评为“十佳退役士官”。他特别提到,在英雄连队的熏陶和抗洪救灾模范周丽平“献身为人民”精神的感召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早已融入自己的血脉。退役时,他特意将记载周丽平事迹的书籍带回老家,不仅自己常读,还讲给儿子听,让英雄精神在家庭中代代相传。

2017年,在村民的期盼中,王富业当选为赵店村党支部书记。他毅然卖掉年收入可观的全部打桩设备,全身心投入到村庄发展和村民服务中。他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引进加工企业、规范外出打桩业务,切实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于2020年被评为“正阳县最美退役军人”。他的救人事迹经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赞誉,也引起了原部队领导的关注。部队特地邀请他回营作报告,许多昔日战友也从全国各地自发赶来。从山东淄博赶来的老战友荆统说:“王富业用实际行动履行了‘退伍不褪色’的誓言,是全体退伍军人学习的榜样。”从四川专程赶来的战友张刚表示:“连队英雄辈出,作为周丽平生前所在连队的一员,我们倍感自豪。”

报告会上,官兵们深受触动,在新老兵对话互动环节,大家纷纷向这位老班长“取经”。“老班长,怎么才能在每个岗位都干出彩?”王富业笑着回答:“我养猪的时候,就琢磨着怎么让猪长得壮,当炊事班长,就想着让战友们吃好点。把小事当大事干,就没有干不好的岗位。”“退伍后怎么保持军人本色?”他指着自己的胸口:“把‘党员’和‘军人’这两个词刻在心里,种地是站岗,当支书是值勤,就不会褪色。”部队领导在总结时,声音铿锵有力:“王富业同志用行动告诉我们,英雄不是天生的,是在部队熔炉里炼出来的,是在为民服务中长出来的。传承周丽平精神,就是要像他这样,把‘为民’二字刻进骨子里!全体官兵要学习他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打赢本领,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王富业在报告中表示,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为民服务的战场依然广阔。“弘扬为民精神、当好周丽平传人,不是一句口号。它藏在帮村民算的每一笔增收账里,落在解决就业的每一个实招里,更映在村民过上好日子的笑容里——这就是我扎根乡村、服务百姓的全部初心。”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