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故园的无花果

故园的无花果

□ 刘 韬

巴掌形的绿叶,扁圆形的果实,安稳地对着天空。老家紧临院墙的菜地边,父亲栽种的那棵无花果树,落寞而自足地默守着家园。

地处黄淮平原的老家,村庄里最常见的莫过于刺槐、白杨、泡桐、榆树和楝树了,偶尔也会看到一两棵桃树、杏树、梨树、柿子树或枣树。这棵无花果树,在邻居眼里是不常见的果树,让乡亲们觉得稀罕的是,见不到花开果实却美味独特。

记得在我刚上小学那年初春,父亲去邻村为自养的猪求取治拉肚子的药。那个有经验的兽医教了父亲一个关于无花果树叶的偏方。第一次知道了无花果树有那么大的好处,父亲好奇地从邻村剪来了一根壮硕的枝条,计划着在刚落成的新院落里也扦插上一根无花果枝条。

新院落位于村庄最西头,四下里长满萋萋的荒草,还有成片的灌木丛。父亲手持无花果枝条,站在堂屋门口环视,最后选择了紧靠堂屋门口东侧的一块空地。父亲用铁锹挖了一个小坑,精心地把无花果枝条放入其中,填上新土双手压实浇足水。有了父亲的呵护,这根幼小的无花果枝条总算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新家。

没过几天,这根无花果枝条就开始返青成活儿了。得益于阳光雨露的沐浴,这根无花果枝条的生命力十分强劲。刚发出来的新叶子,呈现黄绿色,像婴儿的小手又胖又嫩,非常可爱。初夏时分,这根无花果枝条的主干长有半米高了,叶子呈深绿色,两面都有细细茸茸的短毛。

说来十分神奇,无花果树每发出一对叶子,叶柄的根部就会冒出一枚绿豆粒般大小的芽状物。这时,我才知道那细嫩的生命开始努力地结果子了。山楂般大小的果实,吸收了天地之精华,渐渐由黄绿色到深绿色,再变成成熟的红褐色。果然不负父亲的关爱,无花果树结的果实成熟后很快膨大。

夏日的晨露里,一枚枚果实顶端开裂了几条纹隙,依稀可见熟透了的果肉。此时的果实特别软,用手指轻轻一捏,果实的外皮就陷了下去。几十个由青转紫的果实,可瞒不住鸟雀们锐利的眼睛。趁无人戒备的时候,它们成群结队地赶来,硕大的果实时常被啄破。父亲看到十分心疼,刚忙完夏收就尽力地守护在无花果树边,擎起一根长长的竹竿驱赶争抢的鸟雀,生怕果木被馋嘴的小精灵们从中破坏。

皮红泛甜的无花果,圆滚滚地嵌在枝头,引诱着村中小伙伴的胃口。我和弟弟拉住树干上的枝条,伸手去摘那些熟透了的果实。由于人小胳膊短,多数高处的果实只得用竹竿去打。雨后的傍晚,父亲取来一个托盘,把采摘的果实一枚枚摆正,邀来左邻右舍。大家一边摇着蒲扇纳凉,一边细细品尝这人间美味。

无花果吃起来比较简单,揭开果皮就是甜软的果肉。舌尖轻触到果肉,一股甘甜就充溢满嘴的味觉,有一丝蜂蜜的浓厚,让人满口生津。成熟的无花果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大人和小孩子喜爱。父亲特意晒些无花果干,一包包珍藏在房梁上,留下来用作药材以备应急之需。

过了霜降,深秋的味道越来越浓了。一夜间,无花果树的叶子相继掉落,只剩下光秃秃的主干和枝杈在风中摇曳。秋风萧瑟,父亲心疼地说,这棵无花果树努力了一年,贡献了那么多果实,是该进入冬眠歇一歇了。趁着冬日的暖阳,父亲去集市上买来豆饼,打碎泡水,将那肥水倒入无花果树的根部,期待着来年又一个硕果满枝的景象。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拆掉老房子建一座新的院落,是全家人多年的心愿。目视堂屋正门前的那棵无花果树,父亲显得十分伤感,不忍心把自己一手培育起来的果树一刨了之。尽管想了多个方案,这棵无花果树的位置还得被新楼房的地基占用,父亲就把它移栽到了菜园的地头。那棵无花果树没有辜负我们一家人的期望,春天时又吐出了新绿,只是果实没有以往结得多。我毕业后来到城市定居,仅有返乡的间隙才有机会去看看那棵无花果树。

蓦然回首,离开故园已20多年。每每看到街头有人提篮叫卖无花果时,我就会想起父亲培育的那棵无花果树,想起那茁壮生长着的枝干,想起翠绿叶柄下镶嵌的那一枚枚青涩的果实。那历经风吹日晒、雨打霜摧,依然酝酿着生命灿烂的无花果树,早已成为我记忆深处不可割舍的牵挂……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