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赤子”周骏鸣:三条破枪“炼就”铁血雄师
“天中赤子”周骏鸣:三条破枪“炼就”铁血雄师
本报记者 王家恒
他以竹沟为炬,在敌腹地照亮“小延安”;以半塔为盾,为华中撑起抗日脊梁。虽无将星加身,却用百岁人生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就是“天中赤子”周骏鸣。
1901年出生于确山县石滚河镇焦老庄村的周骏鸣,曾参加北伐战争、宁都起义、半塔保卫战、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先后任红五军团团长,河南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团长,二师参谋长,新二师师长,华东军区第二书记等职。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36年1月4日,豫南信阳吴家尖山的风雪夜,七道身影潜入小石岭村,为首者正是34岁的周骏鸣。这支“鄂豫边区红军游击队”的全部家当仅有3条破枪。当夜,他们击毙反动保长,缴获第一支三八式步枪,自此打响了开辟豫南桐柏山根据地的第一枪。
1938年1月,周骏鸣荣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团长。1939年7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决定,以第四支队第八团队为基础,成立新四军第五支队,罗炳辉任司令员,周骏鸣任副司令员。这期间,三打来安城成为传奇——1939年9月,他与罗炳辉率部激战一昼夜,毙敌百余人收复城池;两月后深夜奇袭,击毙日寇200多人;1940年5月,日伪军千余人占城固守,最终我军歼敌300多人,创“以攻代守”经典。
真正的生死考验在1940年3月降临。国民党韩德勤部万余顽军猛攻半塔集,半塔的守军仅有教导队队员300多人。周骏鸣率部队一道行动,其间共击退顽军10多次进攻,坚守主阵地达7昼夜,歼敌3000多人,彻底粉碎了顽军企图东西夹击、消灭江北新四军的阴谋,奠定了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陈毅对此战曾高度评价,他说:“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半塔,就有了黄桥。”
解放战争时期,周骏鸣主要担任高级参谋与后勤组织工作,虽未再挥师冲锋前线,但其肩负的重任丝毫不减。在淮海战役中,他亲力亲为,统筹协调百万支前民工的庞大运输体系,构筑起跨越数百里的“补给线”。随后,在渡江战役期间,他再次高效地组织起了复杂的渡江物资运输与接收工作,保障了部队的迅猛推进与新区接管,为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周骏鸣曾任华东军区副参谋长、水利部副部长、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2003年,102岁的周骏鸣在郑州安然长眠。从七人三枪到三万雄师,从桐柏深山到淮海战场,他以百年人生印证朱德赠言的真谛——“在中国,只有干革命才有发展!” CopyRight 2016-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
网站统计
精彩推荐
- 我市青少年科技运动会精彩纷呈
- 确山县:产业向“新” 人大有为
- 秋日的那一抹粉色浪漫
- 同方驻马店集中供暖项目部多渠道缴费方便市民
- 李桥回族镇 “蒸菜经济”铺就乡村致富路
- 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小麦晚播应对指南
- 平舆县:干群同心抢收秋粮 全力以赴减损保民
- 《驻马店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餐饮管理条例》公布
- 底盘稳 韧性强——从三季度数据看河南发展
- 驻马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 国网正阳县供电公司服务烘干企业 护航秋粮归
- 上蔡县:“人才强县”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4名科学家获颁2025年度邵逸夫奖
- 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总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 确山县 以民生实事增民生福祉
- 我的捎包情结
- 五届市委第十一轮第二批次巡察各巡察组完成进
- 前三季度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5.2%
- 一次跨越 3400公里的护送
- 确山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力打造“畅安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