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县执产业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乡村工厂与特色农业“双翼齐飞”
汝南县执产业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报讯(记者 席虎成 见习记者 周 迪)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日前,在位于汝南县金铺镇乡村振兴产业园的程浩服装厂生产车间,缝纫机作业的声音此起彼伏,工人正忙着剪裁、缝纫、熨烫,案台上整齐堆放着加工后的成品。
“我们一直专注于劳保服、棉衣、童装等产品的代加工业务,每月生产服装3000多套,工资采用计件制,多劳多得。”程浩服装厂负责人杨勇表示,企业在稳健运营的同时,带动50多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村民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兼顾家庭,照顾孩子和老人。
今年60岁的村民邱大玲,在服装厂已工作8年,裁剪、缝纫技术相当熟练。“在这里干活,就图个平常不耽误接送孙子上下学,一个月还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我很满意。”邱大玲说。
乡村工厂在健康发展,特色农业也在持续壮大。走进金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座座蔬菜大棚在春日暖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西红柿、西瓜等果蔬正在茁壮成长。
村民刘月琴正拿着剪刀给一株西红柿修枝打杈。“这棚西红柿是2月份种的,现在长势不错,5月中旬就能成熟。我的主要任务是田间管护,以保证果实的健康和品质。”刘月琴说,在这里干活不仅能贴补家用,也在劳动中锻炼了身体,现在日子过得既充实又有盼头。
特色农业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也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的桥梁。据了解,该园区占地1000多亩,采取“政府+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园区化管理”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西红柿、黄瓜、红薯、西瓜、草莓、豆角等作物,产品销往周边各大城市,吸纳100多名群众长期务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三门闸街道大姜种植基地,种植户们趁着晴好天气,抢抓有利农时,忙着开沟、起垄、施肥、搭棚、下种,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生姜是一种短平快的产业,亩产高,收益可观。按照现在的气候条件,预计千亩大姜能在4月底全部种植完毕。”该基地负责人沈忠卫表示,以后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把增收致富的路子走得更长更宽。如今,大姜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不仅丰富了市场的“菜篮子”,更鼓起了姜农们的“钱袋子”,绘就了产业升级、农民富足的新画卷。
企业生产如火如荼,瓜果蔬菜满园飘香……在汝南广袤的农村土地上,乡村振兴的乐章已然奏响。
精彩推荐
- 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 压实责任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因地制宜大力
- 共建共治 和美乡村入画来
- 共同富裕加工园成为村民增收“金钥匙”
- 文明实践热潮涌 新风拂面润万家
- 烩面情结
- 多家超市设置爱心纳凉区
- 两部门联合倡议关爱户外劳动者
- 金蝉养殖富村民
- 汝南县:以河长制促“河长治”
- 市政协五届二十四次主席会议召开
- 平舆县:文明新风入万家 移风易俗润民心
- 驻马店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新的社会阶
- 李屯镇:“产业兴农”的生动样板
- 彭雪枫挥师东征
- 统战星火耀竹沟
- 打好就业创业“组合拳” 绘就民生新画卷
- 2025年全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光电射击锦标赛在
- 文明之花绽放赋能乡村振兴
- 驻马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致广大市民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