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爬嵩山
三伏天爬嵩山
文/姜明
近日,我们一行6人选择三伏天去攀爬嵩山。这本身是有悖夏季养生的一件事,可神奇的是,爬山那天阴云密布,骄阳也不知道躲哪里了,忽隐忽现,完全没有这个节气该有的炎热。嵩山上云雾缭绕,像与人在捉迷藏,尽管一路的台阶层出不穷,少风,却一点都不感到热。
据记载,老子在此山隐居6年,撰写《道德经》数十万言。古今文人墨客更是钟情于嵩山,流连于嵩山,无数璀璨如星辉的诗篇流传下来,比如《诗经·大雅·嵩高》中赞嵩山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不胜枚举。
嵩山古称外方山、太室山、嵩高、黄山、崇山等。夏商之际,已称嵩山为中岳。西周时曾以华山为中岳。至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则“以嵩位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仍定嵩山为中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史记·封禅书》唐武则天于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封禅嵩山时,又改中岳为神岳。
嵩山主要由太室山(居登封城北)和少室山(居城西)组成,中岳嵩山为其总称。嵩山主峰为太室山之峻极峰。北宋名儒范仲淹和友人游嵩山时写下《和人游嵩山十二题》第四篇《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其中“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的名句就来自太室山。此句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里心胸气魄的表达如出一辙。
太室山主峰高1494米,少室山主峰高1512米。太室山体雄壮,形如卧龙,又居于东侧,故为嵩山之主山;少室山势峻峭,而不及太室壮阔,虽略高于太室,却不能作为主山。所谓“华山如立,中岳如卧”,即以太室山形而言。
嵩山自古就被认为是神灵出没、仙人得道的圣地。汉晋以来,佛教、道教已在这里传播。仰望嵩山,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委实渺小,在攀爬的过程中,内心深处无时不有一种油然的敬畏与膜拜,除了感慨眼睛不够用,还真无法用文字去全然描绘和表达,如果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嵩山的巍然耸立,那么历史的岁月流转便赋予了中岳嵩山文化的传承。如果说黄河是滋养华夏儿女生命的母亲河,那么嵩山便是造就华夏民族性格的“父亲山”。
虽然现在有了相机和手机,可以随时拍下太室山一幕幕绝佳的风景,分享给没有来过的朋友,但真正想感受视觉的震撼与感受,还得是自己来体验一路攀爬的过程,用人类最高级、最精密的视觉配置——眼睛,一览中岳嵩山之气势雄大,领会它“云雾似仙横如龙”的独特魅力。
在嵩山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攀登者,不是为了征服自然,我们唯一需要征服的,是我们自己。有人说登山有两种境界:第一种是你登上了山顶,觉得自己征服了山;第二种是你站在顶峰,领悟到的不是你征服了山,而是山征服了你。从“征服山”到“被山征服”,也是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人生就像登山,一路坚持爬到山顶,感受了大山的丰富,接受了大山的教育,才知道山外有山,有了敬畏、有了谦逊、有了信心,极目沧海,峻极于天,才有可能登上人生更高远的山峰。
精彩推荐
- 市政协五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
-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次主任会议召开
- “十四五”期间驻马店文旅强市建设交出亮眼答
- 李桥回族镇 “蒸菜经济”铺就乡村致富路
- 平舆县:干群同心抢收秋粮 全力以赴减损保民
- 同方驻马店集中供暖项目部多渠道缴费方便市民
- 我市青少年科技运动会精彩纷呈
- 秋日的那一抹粉色浪漫
- 市总工会文化润乡土 文明伴同行
- 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小麦晚播应对指南
- 确山县:产业向“新” 人大有为
- 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总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 《驻马店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餐饮管理条例》公布
- 上蔡县:“人才强县”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底盘稳 韧性强——从三季度数据看河南发展
- 金玉锋公司:十日收粮3万吨 为农民撑起“护粮
- 驻马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 确山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力打造“畅安舒美”
- 五届市委第十一轮第二批次巡察各巡察组完成进
- 4名科学家获颁2025年度邵逸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