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党媒看安阳丨走进殷墟,对话三千年前商代文明
大河网讯 秋风送爽,位于洹河两岸的殷墟人头攒动、游人如织。10月14日下午,“百家党媒看安阳”采风团记者来到这里,感受三千年前商代文明的魅力。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殷墟古称“北蒙”,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
一片甲骨,一件青铜器,唤醒一段尘封的历史。采风团记者一行从绿草如茵的地面行至“商史跫音”展厅,开启商王朝的故事。一进门,展示的是五块放大的甲骨文,这是殷墟出土的十几万块甲骨文中的精品。据讲解员介绍,该展厅分为商朝起源、王朝兴亡、国家社会、经济生活、宗教祭祀五部分,简述了商朝历史。
“我对中国历史和甲骨文很感兴趣,今天来到这里,看到各种形状和内容的甲骨,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心中很骄傲很自豪。我觉得安阳殷墟是一个非常值得参观和学习的地方。”大河财立方记者朱娟娟说。
采风团记者跟随讲解员来到碑林,这里有精选的三十块放大后的甲骨文碑,其内容涉及战争、农业等诸多方面,正面有碑文,背面是译文,游客可以自己对比解读。据讲解员介绍,大部分甲骨文仍然等待去释读。
穿过碑林就是车马坑展厅,六辆商代“马车”完整有序地排列着,车马坑的最南边是一条道路遗址,上面4条车辙痕迹清晰可见。一个造型独特的“辀首饰”引起记者们的注意,讲解员说:“‘辀’指的是古代车居中弯曲的车杠,这个‘辀首饰’是模拟龙头的形状,虽然造型有些呆萌可爱,但在古代只有王室贵族才可以使用。”
甲骨窖穴、碑廊、妇好墓……一路走来,除了了解殷商历史,感受甲骨文、青铜器的风采,记者们在殷墟标志性建筑旁驻足留影。
“妇好墓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青铜器和玉器,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充分反映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制造水平,让我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顶端新闻记者王莹莹说。
据景区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挖掘殷墟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进一步提高殷墟景区知名度及影响力,殷墟景区适时推出“亚长牛尊”和“甲骨文”文创雪糕,又相继推出T恤衫、扇子、晴雨伞等30余款文创产品。同时通过活动演艺宣传,2021年以来,开展各项优惠活动60余次,内容涵盖实景演出、演艺、舞蹈、书法、非遗等。2022年,在我国新时期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发力的时刻,殷墟景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布“亚长牛尊”、“亚址方尊”、“司母辛鼎”三款数字藏品,成为河南首家踏足“数字、元宇宙领域”的5A景区。(梁倩文 魏凯 桑栋亮)
精彩推荐
- 市政协五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
- 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 抓实抓细平安建设工作
- 凝心聚力抓项目 全力以赴促发展
- 王振豪:一路豪歌颂天中
- 河南农吉: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 驱动驻马店农
- 获 奖
- 幼童高铁站误下车 工作人员暖心救助
- 胡友禄:豫南烽火炼就的“铁骨硬汉”
- 河南省多举措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4000亿元MLF操作
- 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
- 河南省口岸通关进入AI时代
- 我国对战略矿产走私出口始终保持严查严打高压
- 河南成功发行政府债券276.8541亿元
- 纳入人才编制!上蔡一高、二高、三高招聘教
- 37℃以上!驻马店再发高温橙色预警
- 科学调度资源 精准靶向施策 毫不动摇守牢粮食
- 泌阳:乡村“微工厂”托起群众致富梦
- 盼 雨
- 四部门发文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