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小酱菜成为大产业
驻马店网讯(记者 李玉荣 见习记者 余川)7月18日,记者刚走进正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中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浓烈的酱香味扑面而来,萝卜条、芥菜丝、黄瓜段和花生酱层层码放,挑选、清洗、发酵、加工、装箱等,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序忙碌。
“我上大学时选择的就是农产品加工专业,对腌制酱菜情有独钟,毕业后在国内多家知名酱菜加工企业工作过。”公司负责人冯利说,他从车间工人干起,专心致志研究蔬菜加工20多年,在湖北工作时,曾获湖北省政府“传统蔬菜加工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他返乡创业,成立公司对蔬菜进行加工。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把酱菜做好,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农民增收,让中坤味道腌制出生活好滋味。”冯利说,他们在选料、采购、仓储、生产、检验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把控,不断进行设备技术升级改造,经常对员工进行培训,建立了“源头有保障、储存有监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诚信体系。现在,公司酱菜种类已有31个品种,萝卜条、豆豆香、泡椒花生、红油笋丝、麻辣贡菜、五仁金丝等产品畅销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2年,产值达3000万元。
在正阳县陡沟镇陡沟村,河南中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村民正在采摘豆角,一捆捆豆角被有序打包、装车,这些鲜嫩可口的时令蔬菜,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
“这些豆角质量要求非常高,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基地负责人卢辉一边检查村民采摘的豆角一边告诉记者,一定要按照公司的标准去采摘。
“来采摘豆角,天天有钱挣,我感到很幸福。”70岁的村民王英高兴地说,这个蔬菜基地对村里帮助很大,在蔬菜基地务工的大多是附近村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每天都可挣几十到上百元不等的工资。
在正阳县清源街道唐段庄社区金满田农业种植合作社辣椒种植基地,村民正忙着除草、浇水。
“金满田农业种植合作社,今年种了40亩优质线椒,30亩豆角,全都是与中坤农业签约种植的,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清源街道唐段庄社区党支部书记郑亮高兴地说。
中坤农业通过建立“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户”和“订单农业”模式,与全县10多个乡镇签订蔬菜种植协议,免费为种植户提供种植技术,保底价兜底收购,同时,带动全县农民在房前屋后、沟边地角发展蔬菜种植增收致富。
“今年我们可实现生产销售2000余万件,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冯利说,公司将总结经验,明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争取3到5年时间形成万亩种植基地,企业产值突破亿元。
如今,小酱菜不仅是老百姓常见的佐餐食品,也成为正阳县一特色产业,酱菜产业风生水起,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拓宽了农民的致富路,助力了乡村振兴。
近年来,正阳县委、县政府全县域布局、全链条发展,鼓励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立足资源禀赋,拉长产业链条,构筑起“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酱菜产业,形成了从种植、收购到加工的酱菜产业链,成为大产业。
精彩推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 农行驻马店分行金融“活水”润泽小微企业
- 确山惨案:烽火岁月中的血泪记忆
- 驿城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厚植高质量发展沃
- 驻马店发出公共机构节能节电倡议
- 河坞乡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贤回村兴产业
- 车站服务周到 老兵行礼致敬
- 故园茄香
- 黄淮学院学子获第18届上青赛河南赛区一等奖
- 万金店镇织密夏季防溺水“安全网”
-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河南如何筑牢安全防
- 新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家医保局解答
- 省总工会慰问组到我市走访慰问一线劳动者
- 文明花香淮河岸
- 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暨道德模范和身边
- 忠诚战士孙石:在豫南成立新四军后防机关
- 市安防办发布高温天气安全防范通知
- 建行驻马店分行构建金融宣教新格局 保障消费
- 市救助站多措并举开展专项救助行动
- 郭七村:“椒”香飘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