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忠诚战士孙石:在豫南成立新四军后防机关

忠诚战士孙石:在豫南成立新四军后防机关

本报记者 张 锟

在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孙石是一位闪耀着光芒的杰出人物。他原名孙继遂,1916年9月出生于泌阳县牛蹄街孙老庄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祖上三代皆为前清秀才,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然而,这个富家子弟却毅然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孙石自幼聪慧好学,1932年考入开封中学。彼时开封的抗日救亡活动如火如荼,他与进步学生积极投身其中,宣传抗日反帝思想。1935年一二九运动期间,他走在开封学生示威游行队伍前列,振臂高呼爱国口号,声援北京学生的正义斗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孙石回到家乡。目睹家乡的贫富差距和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他深感痛心和愤慨。他动员家人筹措资金先后购买了4支枪,组织族户的几个青年反抗国民党民团头子张虎臣的苛捐杂税。

1938年春,在王国华的指示下,孙石与堂兄孙远功成立了“民众抗日自卫团”,孙远功任团长,孙石任副团长。他们四处奔走,积极宣传抗日,筹备枪械,吸引了众多亲戚、朋友、佃户加入,队伍迅速壮大。

同年7月22日,张虎臣纠集2000多人突袭自卫团。突围后的孙石在白云山开展游击斗争,通过向竹沟新四军靠拢、加强队伍训练、联合同盟者等举措,扭转被动局面,提升了队伍战斗力。

1938年9月,孙石率队抵达竹沟附近黄庄,主动请求收编。新四军留守处主任彭雪枫热情接待,其队伍被改编为新四军豫南抗日挺进大队第一中队,孙石任中队长,为表革命决心,改名“孙石”。

在党的领导下,孙石十分重视部队的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他组织战士学习新四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唱革命歌曲,强化纪律与爱国意识。随后率队开赴信阳四望山,在多地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冬,他在信南杨柳河围击匪军时,以民族大义争取大部分人弃暗投明;后又歼灭幸庙作恶土匪,获群众拥护。

1939年春,孙石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先后担任豫南抗日总队参谋长、总队长,1940年任豫南地委军事部长。他贯彻党的政策,开展统战工作,建立新四军后防机关,打击顽固派和日伪军,使豫南成为新四军抗日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

1941年至1942年末,孙石被派往湖北省应山县工作,先后担任新四军应山指挥部参谋长、指挥长。面对艰苦斗争环境,他带领战士爬高山、钻老林,灵活开展游击战,配合主力夺回多个根据地,取得反扫荡胜利。灾荒期间,他与战士同甘共苦,深入敌占区筹粮,保障供给。

1942年底至1944年9月,孙石先后担任信阳中心县委书记、县长、豫中专署副专员,分管财经和信南县的工作。他深入乡村发动群众,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1945年8月至1946年5月,中原解放区成立豫南四专署,孙石任副专员。他在艰险的环境中,坚持游击战争,壮大地方武装,为建设和巩固新区的民主政权、夺取抗战胜利作出很大贡献。

孙石的一生,是为革命奋斗、为人民奉献的一生。他从封建地主家庭子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始终坚守信仰。其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激励后人前行。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