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传》让仙侠剧重回人间烟火 仙侠剧的一次“凡人”突围
当荧屏仙侠困于“神仙恋爱救苍生”的套路时,正在热播的《凡人修仙传》以“凡人流”破局,让高高在上的仙侠落回人间烟火,寻回失落已久的“人味”。该剧总编剧、总制片人王裕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凡人修仙传》是一次“在仙侠框架下讲述当代寓言”的创作尝试,也是一次返璞归真的类型突围。
“凡人根骨”打破类型套路
从网络作家忘语原著的庞大粉丝群,到动漫版的成功积淀,剧版《凡人修仙传》一开播即受关注。剧中,杨洋饰演的韩立从一个“为让家人吃上烙饼投考七玄门”的山村小子,成长为修仙界中藏锋守拙、谋定后动的修士,呈现出与传统仙侠剧主角迥异的人物轨迹。剧集开篇借韩立与父母的对话传递“做大事之前要先吃饱饭”“借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还”“事来了不要怕,没事也别去惹事”等朴素的凡人信条,与常见的“世家子弟修仙”形成截然不同的价值根基。
王裕仁解析说,“凡人流”的核心特质在于“仙凡二元”结构,让仙人从起点回归凡人,讲述平凡者通过奋斗踏上修仙路的故事,“当修仙者有了凡人的根骨时,神话才有了人的温度”。
面对近年仙侠剧审美疲劳的争议,王裕仁以三重破局之道应对:作品在立意上拒绝“拯救苍生”的宏大口号;弱化情感线,强化丛林法则下的个体生存博弈;角色塑造上,韩立的魅力不在逆天改命,而在改命后仍记得自己是凡人。
剧中,修仙界的权力斗争、资源争夺被观众解读为“仙侠版职场”,故事情境被视为现代职场生态的镜像。王裕仁直言这正是作品的“社会派”底色,它不讲拯救世界或情爱至上,只聚焦一个凡人在丛林法则中如何存活、成长,修仙过程则被赋予“追寻自由”的现代精神内核,呼应年轻人通过奋斗逆流而上的现实诉求,“这种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境遇的路径,实际上与当代年轻人的生存压力、职场竞争等高度相关。”
动画基因反哺真人剧集
王裕仁也是动漫版《凡人修仙传》的总导演和总编剧。他坦言真人化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创造新鲜感,又需弥补动画遗憾。核心难点在于将动画标志性的硬核动作、特效等在真人影视中实现突破性转化。动作设计融合武术、舞蹈与游戏技能,特效团队直接沿用动画班底,镜头借鉴动画分镜逻辑,电影级机械臂加旋转威亚系统实现了工业升级。演员表演则参考动画分镜,在无实物场景中精准捕捉情绪。
王裕仁认为,真人剧不可替代的魅力在于细腻的表演和直击人心的感染力,这正是改编中强化的重点。对原著中韩立“利己”特质的弱化,也是改编的一个关键取舍。
如何让外形出众的杨洋化身“平平无奇”的韩立?王裕仁说,杨洋的造型摒弃绫罗绸缎,改用粗布麻衣,表演上强化内敛气质。“我们与杨洋达成共识:减少台词,用稳定克制的肢体语言传递内心波澜。”王裕仁直言,拍摄时特意设置大量人物独处戏份,通过与灵宠、草木的无声对话来外化沉默主角的复杂心绪,这是让观众理解角色的有效手段。动作戏则巧妙转化杨洋的舞蹈功底,在矿洞之战等场景中设计飘逸动作长镜头,形成“稳准狠”的战斗美学。
人文积淀展现美学风骨
在美学上,《凡人修仙传》依然追求返璞归真,践行“道法自然”,摒弃了同类题材琼楼玉宇的华丽想象,回归到典籍中“餐风饮露,漱流枕石”的道家本真。王裕仁介绍,剧组横跨五地实景拍摄,以真实的山川粗粝感替代绿幕合成。道具设计深挖传统文化密码,展现了古画典籍中隐逸的意象。
剧中,韩立乘坐的“神风舟”造型是从古画仙人乘槎图中获得的灵感,仙人们在洞府里“餐风饮露”场景源自道家修行者以云霞为食、露水为饮的生活方式。韩立归乡见店小二沧桑老去的情节,取材“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剧中“颠倒五行阵”的特效不仅是战斗场景,更意味着对修仙者心性的试炼,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贪婪、执念等人性弱点,让修仙者直面心魔,影视特效在这里成了参与叙事的重要手段。
在短视频重塑观影习惯的当下,《凡人修仙传》“先抑后扬”的慢热叙事称得上是场冒险。王裕仁坦言这是对观众耐心的挑战,但唯有文火慢炖的叙事节奏,才能承载原著“大道无情,永恒面前时间皆为过程”的隽永哲思。在他看来,短视频重塑的是娱乐方式,但文艺作品仍需为张弛有度的叙事留足空间。“戏剧张力未必依赖快节奏,当情感积淀足够深厚,爆发的冲击力和爽感才更具穿透力。”(北京晚报记者 邱伟)
精彩推荐
- 驻马店市成立见义勇为人员法律援助中心
- 纸质火车票将成为历史!10月1日起由电子发票
- 九龙山上忆忠魂
- 为国护旗是我辈融入血脉的信仰
- 持续优化服务供给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扎实推动
- 让抗战烽火照亮复兴征程
- 以榜样力量滋养文明乡风
- 驻马店市“书香天中”建设交流会召开
- 驻马店市机动车驾驶人考场资源饱和,即日起不
- 驻马店4条公交线路将调整
- 不屈的土地与英雄的人民
- 警惕!国家安全机关公布,间谍的“诈骗”公式
- 多地精准发力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 市供销合作社发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赛道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 追寻嵖岈山区的红色记忆
- 想起那年阅兵
- 合力打赢歼灭日寇最后一战
- 烽火铸丰碑 山河颂英雄
- 航 船 正 劲 风 满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