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友圈]以玩具之名怀念童年
□周刊记者 左蕊 文/图
“青木”收藏的部分玩具模型。
圆圆的带声响的不倒翁娃娃、内藏发条机关的铁皮玩具车、塞塑料子弹的手枪、木质的小钢琴……这样的玩具早已扎根在每个80后的童年记忆中。今年30岁的“青木”依然记得自己3岁时得到的第一个玩具。
“我的第一个玩具是一个画着大象的小吉他,早就不知道去哪了。还有我七八岁时妈妈给我买的一个叫‘建造模型’的玩具,至今还在,只是零件不全了。”“青木”说。
“青木”收集玩具的方式很多。上高中时,他无意间在家找到了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建造模型”,想再玩一玩,打开后发现不但包装破损了,里面的零件也缺了不少。他感觉特别可惜,便萌生了寻找老玩具的想法。
“我最初是从朋友和家人的朋友‘下手’,问他们要以前的旧玩具。”“青木”笑着说,家人不反对他收“废品”,因为他没有其他的爱好。
上学期间没有经济收入,“青木”收集老玩具局限在问周边朋友要。工作后有了收入,他便在网络上寻找,因为网上有人会把自己收集重复的玩具拿出来卖。
“2013年,我在网上看到有人竞拍‘建造模型’这个玩具,这是我一直在找的,而且包装是完好的,当时我特别激动。”“青木”说,“我记得小时候母亲给我买的这个玩具大概二三十元钱,在当时看来也不便宜。”
“青木”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将这个玩具竞拍到手,一共两个“建造模型”,加上佣金和运费共花了1000元钱,这是他收集品中最贵的。
“每个玩具到手后,我都会先玩一阵子再放起来。”“青木”说,小时候能有两三件玩具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他现在收藏的这些玩具,除了小时候自己玩过的外,还有那时想玩却没钱买的,感觉现在就是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最后,“青木”告诉记者:“我们这一代人,是真正有‘童年’的一代。70后以及更久远的年代,一个土豆、一个板凳、一段小布条都能当玩具。而现在的小朋友,网络游戏、智能手机,虽然精美了很多,但是缺乏与小伙伴们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最有乐趣的就是我们80后的玩具,大家成群结伴,拿着各自的玩具,你一言我一语,是童年里最生动的记忆。”
精彩推荐
- “我们来接你回家”
- 全市2025年居民医保开始缴费 每人400元
- 爱之债
- 万金店镇 田间送技解民忧
- 王玲到市中心城区调研
- 天山脚下育桃李
- 正阳:烘干设备助力秋粮减损
- 奋力推动“制造强市”向“智造强市”壮阔行进
- 倾心立德树人 全力护航成长
- 河南省歌剧团 2025年“中原文化大舞台” 驻马
- 国宝安家!子弹库战国帛书正式入藏湖南省博物
- 把基层的“哨声”变成群众的“掌声”
- “十四五”期间驻马店制造强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 国开行河南分行发放2025年度首批生源地信用助
- 手握本科学历,这些年轻人为何选择“反向深造
- 李宝清深入确山县竹沟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参加活
- “十四五”期间驻马店制造强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 驻马店日报社启动“星级报迷”寻访活动
- 国网正阳县供电公司供电服务到田间
- 驻马店市书法名家大讲堂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