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赋
重阳节赋
文/刘华
岁序流转,时维九月初九,天高气爽,云淡风轻。重阳佳节,承袭千载,融自然之灵秀,汇人文之精粹,乃中华文化之瑰宝,亦为民族精神之象征。
遥想古时,重阳之起源,可追溯至远古之秋祭。先民于丰收之际,心怀敬畏,祭拜天地神灵,感恩自然馈赠。此风渐演,至汉时,重阳之俗已具雏形。登高望远,插茱萸以避邪,饮菊花酒以延年,此等习俗,流传至今,成为重阳之标志。
登高者,非徒为览胜也。登高望远,目极千里,心驰八荒,可抒胸中垒块,可解尘世烦忧。古人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乃登高之真谛,亦为人生之境界。于重阳之日,携亲伴友,攀岩登峰,极目远眺,见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此情此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其妙。
插茱萸者,乃古人之智慧也。茱萸,一名越椒,香气浓郁,有驱虫避邪之效。重阳时节,秋寒渐起,蚊虫肆虐,插茱萸于鬓,或佩茱萸囊于身,可防病除灾,保平安健康。此俗虽简,却蕴含古人对生命之敬畏,对健康之珍视。
饮菊花酒者,亦重阳之雅事也。菊花,傲霜而开,凌寒不凋,象征着高洁与坚韧。重阳之日,采菊花之蕊,酿以美酒,饮之可清肝明目,延年益寿。古人常于重阳之际,邀友共饮,吟诗作赋,谈古论今,此乃人生之乐事也。
然重阳之意义,远不止于此。重阳节,亦为敬老之节。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于重阳之日,晚辈向长辈敬茶献礼,表达感恩之情;社会各界亦开展敬老活动,为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此乃重阳之精神内核,亦为民族之文化传承。
今之重阳,虽习俗略有变迁,但其精神内核未改。登高之乐,赏菊之雅,敬老之情,依然深入人心。于忙碌之现代生活中,重阳节如同一股清泉,洗涤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放慢脚步,回归自然,回归家庭,回归本真。
吾辈当承重阳之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于登高之际,感悟人生之真谛;于赏菊之时,品味自然之美好;于敬老之中,传承民族之美德。让重阳之精神,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如璀璨星辰,照亮着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愿重阳之精神,永驻人间;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精彩推荐
- 集中供暖季临近 用户可提前做好这些准备工作
- 郭集镇党建引领强产业
- “豫黔联动庆重阳”2025“中原村BA”系列活动
- 文化下基层 老人乐开怀
-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做好电力保供工作 助推重
- 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
- 中国人寿财险驻马店市中心支公司普及金融知识
- 驿城区人民检察院公布办案数据 提升办案质效
- 重阳节赋
- 市文明办发出重阳敬老倡议
- 确山县:情满重阳节 爱润孝心苑
- 驿城区:慰问演出传深情
- 2025年河南省电商巧媳妇直播带货大赛举行 驻
- 上蔡县:九九重阳“云”相约 拳拳孝心“网”
- 构建全市媒体传播矩阵座谈会召开
- 柿子红了
- 强化服务优保障 守护幸福“夕阳红”
- 爱上野菊花
- 科技赋能产业焕新蝶变
- 新蔡县人大常委会让代表履职“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