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机械化赋能高效推进“三秋”生产
我市机械化赋能高效推进“三秋”生产
本报讯(记者 陈 诚 徐 丹)9月24日,记者从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获悉,全市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93.3万台套,有序推进秋收、秋种、秋管机械化作业,为保障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及冬小麦高质量播种提供坚实支撑。
为保障“三秋”生产顺利开展,市农机部门高度重视“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将其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全市农机系统制订完善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组建4个调研指导组,分包县区开展服务与协调工作。市、县两级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制度,开通并公布24小时值班热线,确保信息畅通、响应及时。
在机具保障方面,全市已摸排调度玉米收获机0.94万台、花生收获机6.88万台、履带式收割机1.2万台、粮食烘干机560台,日烘干能力达4.1万吨。同时,积极协调农机协会、生产企业、经销商及维修网点备足机具与零部件,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农机手、农户开展机具检查、维修、保养、调试及防水防潮处理,确保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生产。
围绕机具调度与应急保障,我市一方面依托河南农机云平台及市、县、乡、村四级农机调度服务微信群,科学组织本地现有机具有序收获,提升作业效率;另一方面,依托“天中麦客”品牌优势,组织“十万天中农机手”开展跨区作业,并动态跟踪天气变化,引导外出跨区的5800台履带收割机适时返乡支援。此外,已与信阳、安阳、漯河等地及山东济南、安徽蚌埠等地签订农机应急互助合作协议,构建跨区域农机应急互助机制。
在应急能力建设上,我市进一步完善市、县、乡三级应急服务责任体系,组织开展机具检修与人员培训,扎实做好农机应急救灾准备工作。目前,全市已组建62支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设立94个省、市、县三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配备应急机具5434台套、应急服务人员3200人,筑牢防灾减灾防线。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推动其与周边村组签订作业协议,开展整村机械化服务,推广“收、运、烘、耕、种、管”一条龙服务模式,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在技术培训与部门协同方面,市农机中心组织技术人员重点指导并推广机械化减灾、机械化减损收获、小麦高质量播种三大技术要点,并强调注意事项,切实提升农机手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目前,已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80多场,培训拖拉机手、收割机手等7900多人次。此外,建立与气象、交通、石油石化、网信等部门信息共享与会商机制,凝聚应对合力。强化与气象部门对接,加强天气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气象信息,科学研判作业窗口,引导农机手、农户抢收抢晒。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开设农机通行及湿粮转运“绿色通道”,保障农机具跨区作业通畅、湿粮转运及时。协调石油石化部门开设农机绿色加油通道与保供加油站,落实用油优惠政策及便民服务措施。
据了解,当前,我市农机系统已全面进入“三秋”生产服务状态,全力以赴组织生产,确保秋粮应收尽收。同时,抢墒推进麦播,推广高性能机具,提升整地和播种质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驻马店力量。
精彩推荐
- 打造关工委特色品牌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 我市机械化赋能高效推进“三秋”生产
- 迷彩绿守护“生态绿” 宿鸭湖变身“天鹅湖”
- “会市合作”暨正阳花生产业科技赋能专项行动
-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启动“我为师生办实事”主
- 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
- 教育部:2026年考研10月10日开始网上预报名
- 民生实事 绘就天中大地温暖底色
- 何大庙村:玫瑰产业“香”飘乡村振兴路
- 让路畅人安成为驻马店亮丽的城市名片
- 驻马店13家单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被曝光
- 9部门出台13条政策措施促进服务出口
- 河南出台二十条举措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 负重而行
- 国庆出行请绕行!驻马店交警公布全市公路十大
- 泌阳县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
- 我市启动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 方丽:法律援助三十载 做妇女儿童权益的守护
-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科技赋能助力平安秋检
- 我市举办“铭记历史 赓续精神” 老年主题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