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田埂上的卷尺量出治理新温度

田埂上的卷尺量出治理新温度

——平舆县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基层善治的创新实践

本报记者 徐佳瑞 通讯员 李 磊 王 勇

“按照村民代表大会决议,29.4亩烟叶地集中发包,承包费全部用于村内公益事业。”近日,平舆县万金店镇厂庙村程庄的集体土地承包纠纷尘埃落定。此前,因部分村民要求分割土地,该村“两委”担心土地细碎化会影响耕种,矛盾僵持数月。镇、村两级通过组织公开竞租、资金公示监管,最终实现村民满意的“多赢”方案。这一案例,正是平舆县创新实施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在基层沃土上生根开花的生动缩影。

2022年以来,平舆县创新构建“县委牵头定盘、乡镇一线攻坚、村级扎实践行”的三级联动体系,实施以提升村党组织书记能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堡垒为核心的“双提升”工程,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治理之变:从“矛盾上交”到“就地化解”

“鸡毛蒜皮”里的绣花功夫。万金店镇张坡村中李庄村民张心安翻建房屋时,与邻居因宅基地边界产生纠纷,该村党支部书记初次调解未达成一致。万金店镇调解专班接到村级反馈后迅速响应,先避开双方冲突焦点,分头入户倾听诉求,随后联合县自然资源部门现场精准丈量,既以“公平尺”明确边界,又用“邻里情”疏导情绪,最终促成新房顺利复工,邻里重归于好。这背后,正是“村级吹哨、乡镇报到、部门联动”机制的高效落地。

“硬骨头”前的攻坚韧劲。万金店镇土店村因鱼塘权属引发的纠纷积怨四年,曾一度导致群众赴京信访。该县委领导亲临现场督办,县司法部门联合多部门绘制土地权属详图;镇、村两级依托“四大攻坚日”机制,深挖乡邻亲情纽带耐心调解,最终在2025年初成功化解这一疑难纠纷。这是平舆县“三源共治”模式(书记镇长牵头、专班联动、村级落实)破解复杂矛盾的典型实践。

“四大攻坚日”成治理品牌。每周三,8000多名县、乡、村党员干部固定下沉一线,聚焦“听诉求、化忧愁、办实事、解难题”。至目前,已累计办理民生实事3200多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2750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30多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320多起。

“枫桥经验”的本土化创新。平舆县人民法院辛店法庭搭建“法官+调解员+网格员”线上联调平台,通过微信群将法律指导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同时,推动巡回法庭进村入户,实现司法服务“零距离”。三年间,当地案件调解撤诉率从70.5%提升至84.13%,成为基层矛盾“就地化解”的生动注脚。

发展之变:从“资源分散”到“产业共富”

“头雁”引领产业雁阵。平舆县通过“擂台比武”锤炼头雁队伍,组织村干部74批3500人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万冢镇郭寺村党支部书记鲁瑞华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项目落地。在他的带动下,村内共同富裕加工园吸引佳尚科技、盛晟服装、瑞韵生物科技等8家企业入驻,带动12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另有两家农业种植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300多亩,用工高峰期吸纳近千人务工。

“保姆服务”优化产业生态。针对全县户外藤编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平舆县创新探索“支部+产业链”模式。在藤编厂,党小组成员义务接送残疾村民上下班;在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村干部主动提供政策解读、招工对接、销售拓展等服务。

联动考核破瓶颈。该县实施“双进双出双考核”机制,推动102个县直单位与206个村结对“结亲”。射桥镇王湾村共同富裕加工园遇到电力扩容难题后,联建单位现场督办协调,随着机器重新启动,这一梗阻问题顺利解决。该县所有“后进村”迎来县领导蹲点帮扶,9个“软弱涣散村”实现晋位升级。

产业兴旺星火燎原。260家县级主导企业、24个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1216个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串珠成链,带动超10万人就业。2024年,群众人均收入增长6.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文明新风浸润发展。该县224个村的红白理事会推行“2030标准”(宴席不超过20桌、每桌费用不超过300元、烟酒单价不超过30元),移风易俗内容被纳入村规民约。群众从“人情债”中省下的资金投入产业发展。李屯镇李屯村草莓大棚扩展至百亩规模,户均年增收超3万元。

机制之变:从“短期治理”到“长效善治”

平舆的善治,源于一套环环相扣的长效治理机制。

形成闭环管理模式。在平舆县委统筹下,各乡镇(街道)每月召开三级联动会议,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成效清单”闭环管理模式。2025年信访“百日大起底”行动中,1423件陈案化解率达71%,群众上访量实现断崖式下降。

智慧治理赋能。高清监控覆盖城乡全域,“一村一警一法律顾问”机制筑牢平安防线。李屯镇李屯村将线下“连心亭”服务延伸至微信群,土地流转合同实现云端审核,农民指尖点屏即可完成网签,治理效率显著提升。

激活头雁效应。每年评选5%的明星村党组织书记,给予物质奖励、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并配套工作经费直拨村里。每月“孝善日”坚持为全村老人办饺子宴的万金店镇土店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立感慨道:“上级这么重视基层干部,作为村里的带头人,我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

一线解题常态化。7月25日,平舆县委书记刘飞在阳城镇魏庄村现场办公时,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当场协调将废旧校舍改建为厂房,既增加集体收入,企业建成后还可带动50多人就业;同时,推动财政投入60万元修缮村内道路。当日,该县四个班子领导共现场解决民生问题33件,成为平舆干部下沉一线解难题的常态写照。

从万金店镇宅基地边界的精准丈量,到全县千余个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的星火燎原;从“鸡毛蒜皮”纠纷的温情化解,到县域经济社会的活力迸发——平舆县以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为牵引,成功激活乡村善治的一池春水,提炼出县域善治的“平舆算法”,为“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中国式现代化基层实践贡献平舆答卷。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