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

烛光蘑菇宴

烛光蘑菇宴

文/白国喜

又到了新鲜蘑菇上市的季节,每当看到各种各样的蘑菇,就让我想起40年前一次采摘野生蘑菇的趣事。

1984年,铁道兵部队集体兵改工,转入铁道部继续建设铁路。彼时,由单位参建的通(辽)霍(林河)铁路主体施工进入收尾阶段,我在处机关电影组任放映员。有一天,电影组几位同事一起闲聊说,山上的蘑菇好吃,纯天然食品,咱们有空去东边的山上采蘑菇吧,回来自己炖着吃尝尝鲜。一句话勾起大家的兴致。

7月的一个星期天上午,天气晴朗,电影组老大哥李献才带领黎朝勇、廖定发和我,穿上水靴,拿着棍棒,带着防蚊帽具以及刀铲、袋子向着东山进发了。

霍林河煤矿位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深处、大兴安岭南麓,属大陆性干旱气候,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而特有的野生植物如蘑菇、蕨菜、黄花等更是餐桌上的美味,引来不少当地牧民及食客上山采摘。

处机关设在矿区发电厂北侧的一片空地上,这里靠近铁路,便于指挥施工。机关大院东侧是一条市区公路,公路东侧100多米就是我们修建的铁路,铁路东侧几十米是窄窄浅浅的霍林河,河流东侧便是广阔的科尔沁大草原与远山。我们一行4人翻路过河一路往东,一个多小时才走到最近的山脚下,满目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绿色,间或有几个蒙古包,以及成群的牛羊。平时忙于工作与学习,没有时间来草原深处玩。置身绿色的海洋,极目远眺,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激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在眼前呈现,我们很自然地哼唱起了那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霍林河的山大部分是丘陵小山,平均海拔600米至1000米,而且都是土石结合。我们几个人有说有笑地往上爬,因为都很年轻,除老李30出头结婚外,其余3人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精力充沛,身手敏捷,连走带跑的,一会工夫就爬到了山顶,再回头望去,哇!煤矿四周都是山陵,中间是平原,蜿蜒的霍林河如飘带镶嵌其中,河水泛着银光,处机关正好在盆地的中央,珠斯花城区村落、工厂楼群尽入眼底。东边则是层层叠叠的山峦,远山与天际相连,天上蓝天白云,地上是绿色的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在阳光的照耀下,恰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让人对大草原顿生敬慕之意。

我们继续往东下山坡,准备在第一和第二道山之间的开阔地带寻找蘑菇。下了山,进入谷底,4人戴上防蚊帽,手持棍棒,分开行动。霍林河的蚊子个大毒性强,被叮咬上就是一个大包,痛痒钻心。草原还有蛇、狼等野生动物,拿上棍棒穿着水靴就是防蛇与狼。草原的蘑菇多为榛蘑、松树蘑、红蘑等,外表呈棕褐色,丰硕厚实,无毒味香,是上乘的好食品,“小鸡炖蘑菇”就是东北有名的特色菜。

山间草木丛生,行走很困难。第一次采蘑菇,又没有经验,也不易找,发现一个蘑菇,就高喊一声“我发现一个”,既是本能的心理反应,也是相互照应做好安全防护,防止有野生动物出现。“这有一个”“这个真大”“今晚有蘑菇吃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非常开心。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太阳西斜,大家只顾寻找蘑菇,忘记了时间,也忘了饥饿,更没有想到天气会变。

“天有不测风云。”尤其是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渐渐地,天空飘来几丝乌云,空气也变得凉爽起来,大家没有放心上,以为不会下大雨,仍在各自寻找。不一会儿,乌云越来越多,远方出现了闪电,凉风嗖嗖的,我们这才感觉“情况不妙”,收拾好袋子准备原路返回。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还未走出山,瓢泼大雨就倾泄而下。“赶快跑!”老李招呼大家。几个人撒开脚丫子往回跑,没跑多远,个个还是被浇成了“落汤鸡”。还好,都是年轻人,大家一边跑一边安慰说“没事,就当洗了个澡”,10多里地的路程,一口气跑了2、3公里后雨停了。天晴了,太阳公公又露出了笑脸。尽管全身湿透,十分狼狈,但看着采摘的劳动果实,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回到营区已是下午3时了,大家冲个澡准备休息一会,5时起床拾掇蘑菇,晚上喝点小酒换换口味。电影组住的是帐篷,烧“地火龙”,还备有锅瓢碗勺和柴油炉,方便放电影回来晚了煮面条吃。

收拾蘑菇是个费心事,需把蘑菇里的“蛆”一个一个挑干净反复洗净。晚6时左右,一件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营区突然停电,天也渐渐黑了,这可把大家难住了,还有一些蘑菇没有收拾完,天昏也看不清,扔了又舍不得,留作下一顿吃还没有多少,老李说:“洗洗一块炖了,有那‘玩意’吃着更香。”大家把所有蘑菇洗净都放锅里了,点上蜡烛,围坐在一起,倒上白酒,来了一顿“烛光晚宴”。蘑菇炖熟连汤一起吃进了肚子,边吃边说“香,真香”,停电的烦恼早抛到了九霄云外。

如今40多年过去,每当小区里的老放映员们聚在一起,还总爱聊起那次采蘑菇的经历,一起淋的雨、一起喝的鲜美蘑菇汤、一起在烛光下举杯邀明月,每一个细节都刻在了记忆深处。山坡上有我们铁道兵挥洒的汗水,草原上有我们无悔的青春,还有烛火映照下那难忘的战友情。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
烛光蘑菇宴
驻马店网

烛光蘑菇宴

烛光蘑菇宴

文/白国喜

又到了新鲜蘑菇上市的季节,每当看到各种各样的蘑菇,就让我想起40年前一次采摘野生蘑菇的趣事。

1984年,铁道兵部队集体兵改工,转入铁道部继续建设铁路。彼时,由单位参建的通(辽)霍(林河)铁路主体施工进入收尾阶段,我在处机关电影组任放映员。有一天,电影组几位同事一起闲聊说,山上的蘑菇好吃,纯天然食品,咱们有空去东边的山上采蘑菇吧,回来自己炖着吃尝尝鲜。一句话勾起大家的兴致。

7月的一个星期天上午,天气晴朗,电影组老大哥李献才带领黎朝勇、廖定发和我,穿上水靴,拿着棍棒,带着防蚊帽具以及刀铲、袋子向着东山进发了。

霍林河煤矿位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深处、大兴安岭南麓,属大陆性干旱气候,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而特有的野生植物如蘑菇、蕨菜、黄花等更是餐桌上的美味,引来不少当地牧民及食客上山采摘。

处机关设在矿区发电厂北侧的一片空地上,这里靠近铁路,便于指挥施工。机关大院东侧是一条市区公路,公路东侧100多米就是我们修建的铁路,铁路东侧几十米是窄窄浅浅的霍林河,河流东侧便是广阔的科尔沁大草原与远山。我们一行4人翻路过河一路往东,一个多小时才走到最近的山脚下,满目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绿色,间或有几个蒙古包,以及成群的牛羊。平时忙于工作与学习,没有时间来草原深处玩。置身绿色的海洋,极目远眺,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激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在眼前呈现,我们很自然地哼唱起了那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霍林河的山大部分是丘陵小山,平均海拔600米至1000米,而且都是土石结合。我们几个人有说有笑地往上爬,因为都很年轻,除老李30出头结婚外,其余3人都是20多岁的小伙子,精力充沛,身手敏捷,连走带跑的,一会工夫就爬到了山顶,再回头望去,哇!煤矿四周都是山陵,中间是平原,蜿蜒的霍林河如飘带镶嵌其中,河水泛着银光,处机关正好在盆地的中央,珠斯花城区村落、工厂楼群尽入眼底。东边则是层层叠叠的山峦,远山与天际相连,天上蓝天白云,地上是绿色的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在阳光的照耀下,恰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让人对大草原顿生敬慕之意。

我们继续往东下山坡,准备在第一和第二道山之间的开阔地带寻找蘑菇。下了山,进入谷底,4人戴上防蚊帽,手持棍棒,分开行动。霍林河的蚊子个大毒性强,被叮咬上就是一个大包,痛痒钻心。草原还有蛇、狼等野生动物,拿上棍棒穿着水靴就是防蛇与狼。草原的蘑菇多为榛蘑、松树蘑、红蘑等,外表呈棕褐色,丰硕厚实,无毒味香,是上乘的好食品,“小鸡炖蘑菇”就是东北有名的特色菜。

山间草木丛生,行走很困难。第一次采蘑菇,又没有经验,也不易找,发现一个蘑菇,就高喊一声“我发现一个”,既是本能的心理反应,也是相互照应做好安全防护,防止有野生动物出现。“这有一个”“这个真大”“今晚有蘑菇吃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非常开心。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太阳西斜,大家只顾寻找蘑菇,忘记了时间,也忘了饥饿,更没有想到天气会变。

“天有不测风云。”尤其是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渐渐地,天空飘来几丝乌云,空气也变得凉爽起来,大家没有放心上,以为不会下大雨,仍在各自寻找。不一会儿,乌云越来越多,远方出现了闪电,凉风嗖嗖的,我们这才感觉“情况不妙”,收拾好袋子准备原路返回。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还未走出山,瓢泼大雨就倾泄而下。“赶快跑!”老李招呼大家。几个人撒开脚丫子往回跑,没跑多远,个个还是被浇成了“落汤鸡”。还好,都是年轻人,大家一边跑一边安慰说“没事,就当洗了个澡”,10多里地的路程,一口气跑了2、3公里后雨停了。天晴了,太阳公公又露出了笑脸。尽管全身湿透,十分狼狈,但看着采摘的劳动果实,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回到营区已是下午3时了,大家冲个澡准备休息一会,5时起床拾掇蘑菇,晚上喝点小酒换换口味。电影组住的是帐篷,烧“地火龙”,还备有锅瓢碗勺和柴油炉,方便放电影回来晚了煮面条吃。

收拾蘑菇是个费心事,需把蘑菇里的“蛆”一个一个挑干净反复洗净。晚6时左右,一件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营区突然停电,天也渐渐黑了,这可把大家难住了,还有一些蘑菇没有收拾完,天昏也看不清,扔了又舍不得,留作下一顿吃还没有多少,老李说:“洗洗一块炖了,有那‘玩意’吃着更香。”大家把所有蘑菇洗净都放锅里了,点上蜡烛,围坐在一起,倒上白酒,来了一顿“烛光晚宴”。蘑菇炖熟连汤一起吃进了肚子,边吃边说“香,真香”,停电的烦恼早抛到了九霄云外。

如今40多年过去,每当小区里的老放映员们聚在一起,还总爱聊起那次采蘑菇的经历,一起淋的雨、一起喝的鲜美蘑菇汤、一起在烛光下举杯邀明月,每一个细节都刻在了记忆深处。山坡上有我们铁道兵挥洒的汗水,草原上有我们无悔的青春,还有烛火映照下那难忘的战友情。 

精彩推荐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