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数字国道”
泌阳县: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数字国道”
本报记者 方 祥
近日,在位于泌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科一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个个智能机器人正在流水线上穿梭忙碌,从线圈绕制到成品完成只用了1.5秒。该公司总投资3.6亿元,拥有数控多轴自动化生产线20条,全部采用5G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化生产,自主研发生产了共模电感、高频变压器等十三大类186种产品,主供中兴、华为等企业。该公司只是泌阳县数字赋能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
从靠经验到用数据
5G工厂重塑食用菌产业链。在嘉沁食用菌产业园,13个车间部署5G云网,4000多套设备接入物联网系统。通过3D数字孪生技术,菌棒从上料、灭菌到出菇的全流程实现可视化管控,人工减少90%(从500人降至50人),每年节省成本超百万元。巡检机器人结合AI图像识别,实时监测菌菇生长状态,异常菌种自动摘除,产品合格率提升30%。智能化扩展多品类种植。草菇基地应用智能温控与自动化采收系统,实现周年化生产;羊肚菌、香菇等品种形成“智能生产矩阵”,单产效率提高30%。菌渣循环利用技术更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
机器换人 数据换效
电子制造实现“秒级”飞跃。科一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改造50条智能生产线,高频变压器生产时间从52秒压缩至1.5秒,人力需求减少97%。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管控各工序,产品合格率达99.9%。传统食品加工升级“黑灯工厂”。恒都食品投入2000万元建成智能牛排生产线,自动完成切片、杀菌、包装;泌花食品速冻果蔬项目引入智能设备后,能耗降低10%,合格率升至98.4%。
技术共享驱动区域联动
2024年3月,三门峡市陕州区考察团一行赴泌阳县,就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发展、产业链优化升级等开展调研交流。通过实地调研泌阳县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陕州区破解食用菌产业技术瓶颈、延伸加工链条、提升品牌价值提供经验参考。天中亿龙食品公司开发即食菌菇、调味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突破初级加工局限;“花菇小镇”打造“种植+加工+观光+电商”融合模式,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
县域经济的数字底座
泌阳县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策略,已建成30多条智能化示范生产线,推动145家企业“上云”。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0%,运营成本降低5%;创新提速,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绿色转型,能源利用率提高12%。目前,该县已有78家企业完成“两化”融合对标,80%企业进入数字化单项覆盖阶段,为工业经济注入可持续动能。
近年来,泌阳县通过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农业、工业深度融合,不仅破解了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品质不稳等难题,更培育出产值超百亿元的食用菌产业集群,打造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未来,随着‘数字泌阳’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赋能,这座县城正为全国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数实融合’样本。”泌阳县相关负责人说。
精彩推荐
- 省市场监管局调研组来驻调研信息化建设工作
- 泌阳县: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数字国道”
- 孟庄村:文明之花绽放在振兴路上
- 传统与现代交融 戏韵与时代接拍
- 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革命先驱王景瑞:矢志不渝跟党走
- 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15次(扩大)会议
- 为9名见义勇为英模子女发放助学金
- 全市密植滴灌技术推广会议召开
-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 座谈会现场的特殊客人
- 铭记历史是为了 更好地走向未来
- 铭记中原烽火征程 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 驻马店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 民政部今年计划编写23项民政行业标准
- 河南省成功发行政府债券293.3818亿元
- 驻马店市民生福祉跃上新台阶
- 1650亿立方米!我国又一大型页岩气田诞生
- 张大生:兵心映初心 大爱写人生